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农民合作社如何使农民增收?开办合作社的条件有哪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6  浏览次数:8977
内容摘要:农民合作社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展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但在存在一些弊端,在时代变化下似乎已经不具备优势。而今国家为了实现乡村振兴,保证农村经济发展,也在鼓励农民通过经营农民合作社达到增收的目的。那农民

农民合作社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展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但在存在一些弊端,在时代变化下似乎已经不具备优势。而今国家为了实现乡村振兴,保证农村经济发展,也在鼓励农民通过经营农民合作社达到增收的目的。那农民合作社如何使农民增收呢?开办合作社的条件有哪些

农民合作社如何使农民增收

一、农民合作社如何使农民增收

1、选择合作社主要的经营品种

以种植合作社为例,首先选择可以铺开面积的作物品种,如西红柿。合作社通过集约而达到规模化,这一属性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如果出现种植品种分散,都不成面积没有大的产量,那么这一规模竞争力就失去了。所以,选择好大家都能种植都愿意种植的品种是起步的关键点。

2、选择合作社核心的社员

起步从核心社员开始,树立榜样,其他社员就会自动跟进。核心社员要具备几个特征:一、有面积;二、热衷技术;三、愿意分享。

农民合作社

3、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要与公司经营一致

合作社经营成功的标志是进入良性循环,整体上投资要小于收入,要有利润给社员分配和合作社再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社长一定要有一个公司经营的意识。

合作社的社长要有循环工作的方法,从投入到产出的循环路径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勾勒清楚,组织社员加入是一个前奏工作,最重点的工作是为成立的合作社勾勒一个众人能够集体运行的投入产出循环路径。

4、运营时要树立亮点和竞争力

规模种植的整体亮点相对容易形成,如导入绿色、无公害、阳光乔等种植体系,可以让种植农产品有一个区别其他普通种植户的特征。起步阶段采用形成亮点的速度要快。品种亮点,设备亮点,种植体系亮点等,起步即有,起步即可区别周边种植户。

农民丰收

5、进入市场要做好准备

选好品种做好种植注册好商标,农产品进入市场合作社就会迎来资金的回流。近距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主要开发的对象,近距离的超市、酒店是另外一个潜在市场,通过互联网进入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络平台是获取全国订单的重要通道。

6、运营管理是关键

合作社的资金流形成闭环也就意味着合作社的经营完成了起步,余下的步骤就是加大生产力度,扩大面积、增加产量,以更大的吸引力招揽农民入社。在运营管理中,分红制度是合作社后期发展的重要决措,保证社员土地入股年度分红制度不动摇,是合作社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开办农民合作社的条件

二、开办农民合作社的条件

1、有五名以上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置备成员名册,并报登记机关。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中,农民至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成员总数二十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员;成员总数超过二十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百分之五。

2、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章程。

3、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组织机构。

4、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

5、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

现代农民合作社作为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只要经营良好,是能够带促进农民增收的。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民合作社如何使农民增收?开办合作社的条件有哪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788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