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养马蜂利润前景如何?附养殖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3  浏览次数:8786
内容摘要:马蜂学名胡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从它身上获取的蜂蛹是当代美食。那么,养马蜂利润前景如何?附养殖技术!一、养马蜂利润前景如何?1、成本马蜂养殖成本因方法不同而不同,其中完全人工养

马蜂学名“胡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从它身上获取的蜂蛹是当代美食。那么,养马蜂利润前景如何?附养殖技术!

养马蜂利润前景如何

一、养马蜂利润前景如何?

1、成本

马蜂养殖成本因方法不同而不同,其中完全人工养殖的成本相对较高,原因是需要搭建养蜂棚和人工投放饲料,而半人工半野生养殖则基本没有成本,只需等雌蜂筑巢后再将蜂巢搬到野外放养,成本上无外乎就是蜂种和蜂箱的成本,事实上多数人都是用第二种方式养马蜂的。

2、利润

胡蜂养殖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蜂蛹,蜂蛹不但是真正纯天然的美味食品,而且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也比较好销售,一公斤马蜂一级蜂蛹能卖到270左右;二级也有240左右;一般的150左右。一窝旺的马蜂一年能取3次蛹,纯收入可达400到1000不等。

3、附加价值

中国河南、山西,云南等采取人工辅助越冬以及人工辅助建巢和迁巢的方法,利用马蜂防治棉花害虫,甚有效果,而且比较经济。在秋后捕捉雌蜂放入笼内,将笼安置在避风场所,任其抱团,到来年春季,将这些雌蜂放入田间,任其在田间周围自然筑巢。也可以在大蜂棚内提供食物、饮水和建筑材料,令其在棚内建巢。在需要时,把巢移至田间,每亩3~5巢,有蜂100余头,即能基本控制鳞翅目害虫的危害。由于马蜂有归巢习性,所以放蜂一次长期有效。其食性广,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

4、风险

马蜂养殖与其他养殖一样有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养殖技术,原因是马蜂的养殖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不像蜜蜂的养殖技术那样已基本趋于成熟,另外蜂蛹的消费市场也尚未完全打开,从整体上看蜂蛹消费群体实际并不大,因此马蜂养殖在销售蜂蛹时也可能存在风险。

马蜂养殖技术

5、市场前景

马蜂养殖是一个新兴的养殖项目,其养殖广泛性和蜜蜂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甚至有些人可能都没听说过胡蜂养殖,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也只有极少数人养胡蜂,也就是说胡蜂养殖几乎不存在行业竞争,因此从行业竞争上来看养殖胡蜂也具有先行者优势。只要能养出来几乎不愁销路,因此从市场前景来看,养殖胡蜂是大有可为的。

二、马蜂养殖技术

1、建养殖场

选择安静、向阳、背风的环境,周围1000米内具有一定数量的多种树木、并且有水源的地方是理想的养殖场地。

2、采集

每年9月底10月初,马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收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内,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

3、饲养管理

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开始散团,在笼壁活动。此时,应立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

马蜂

4、病虫害防治

危害马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其成虫夜间在蜂巢上产卵,4~5D后孵化出幼虫。幼虫穿行于蜂巢内蜂室中,咬食马蜂幼虫,造成蜂巢解体,且巢螟喜夜间活动,而马蜂白天活动,晚上伏于巢上不动,任巢螟将其卵产于蜂巢上而无动于衷。一旦巢螟入侵蜂巢,可使大量马蜂死亡。

总的来说,养殖的马蜂的前景和利润是比较客观的,但是养胡蜂之前一定要掌握好相关的养殖技术。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养马蜂利润前景如何?附养殖技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765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