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对农产品的影响有多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16  浏览次数:81177
内容摘要:农民合作社的规模会对农产品质量控制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合作社的规模越大,合作社的实力就越强。但无论从效益还是质量角度看,合作社规模扩大并不一定带来积极的效果。研究表明:合作社的社员规模与合作社的销

农民合作社的规模会对农产品质量控制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合作社的规模越大,合作社的实力就越强。但无论从效益还是质量角度看,合作社规模扩大并不一定带来积极的效果。

研究表明:合作社的社员规模与合作社的销售利润率呈负相关关系,即较大的社员规模不利于实现合作社整体的最优盈利水平。从质量控制角度看,合作社的规模会影响合作社内部的有效监督、问题识别、内部信任,进而影响农户是否进行“搭便车”的行为选择。为此,应选择合理的社员规模以有利于农产品质量控制。

农民合作社规模

1、农民合作社规模过大不利于农产品质量控制

合作社规模的不断增大会降低合作社农产品质量的平均水平。随着合作社内部农户数量的增加,农户从生产高质量农产品中所获得的收益会逐渐减少,但每个农户为生产高质量农产品付出的成本却相同。换句话说,农户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收益将被稀释,而成本却不会减少,所以会降低农户提供高质量农产品的意愿。李凯等通过对浙江20家农民合作社的调查分析,提出农民合作社带动的农户数量越多,其质量安全控制水平越低。因此,基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角度,农民合作社的规模不宜过大。

通过合理界定社员规模可以减少农户“搭便车”行为发生的概率,避免合作社的质量控制失灵。特别是在中国农村,农民在很多时候不会按照自己能够获得多少好处来计算得失,而是更看重其他人是否无偿地从自己的行动中获得了额外收益,这种心理形成了农户特殊的“公正观”。这种“比较选择公正观”易使农户产生“非理性心理”,即如果难以阻止周围人的“搭便车”行为,其自身也会选择“搭便车”。

为此,应合理控制合作社的规模,发挥“小集团”的凝聚力和有效性,提升合作社高质量农产品的供给效率。

农民合作社规模

2、合作社应保持一定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

尽管合作社内农户数量过多不利于农产品质量控制,但不等于说农户数量越少越好。Baumol等认为:“合作社的本质是实现社员利益最大化,降低成本,在这一点上与企业是一致的”。创建合作社的重要目标在于创造更多的盈余并合理返还给社员农户,而实现社员盈余最大化的基础是合作社的规模经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只有实现了规模经济,才可能形成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利益基础。合作社的规模过小会弱化其交易稳定性和品牌创建能力,即使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也难以被市场识别和认可,从而无法获得应有的利益回报,削弱其继续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动力。

为此,合作社应保持一定的社员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能够为农户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提供更多的盈余返还,增强农户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动力。

这里要说明的是:合作社社员规模的选择具有较强的权变性,受所生产农产品的属性、农户自身素质、合作社管理者的威信及领导能力、是否企业领办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在确定合作社的合理规模时没有一定的数量标准,而应充分考虑所处的发展情境,做出符合实际的选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对农产品的影响有多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733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