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农业 » 正文

米酵菌酸中毒后病死率不低于40%!怎么预防?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14  浏览次数:8996
内容摘要:近日,黑龙江9人在家中聚餐食物中毒,他们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黑龙江卫健委食品处初步定性中毒事件系米酵菌酸引起。据悉米酵菌酸中毒后病死率不低于40%!怎么预防?存在于哪些食物中?一、米酵菌酸中毒后病死率不

近日,黑龙江9人在家中聚餐食物中毒,他们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黑龙江卫健委食品处初步定性中毒事件系米酵菌酸引起。据悉米酵菌酸中毒后病死率不低于40%!怎么预防?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米酵菌酸中毒后病死率不低于40%

一、米酵菌酸中毒后病死率不低于40%!怎么预防?

严禁用浸泡、霉变的玉米制作食品。家庭制备发酵谷类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禁止出售发霉变质的鲜银耳。学会正确辨别银耳的质量。正常干银耳水泡发后,朵形完整、较大,菌片呈白色或微黄,弹性好,无异味;变质银耳不成形、发黏、无弹性,菌片呈深黄至黄褐色,有异臭味。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食用前要摘除银耳的基底部。

二、米酵菌酸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食品有糯米面汤圆、吊浆粑、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等。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潮湿、阴雨的天气,再加上储存不好,椰毒假单胞菌在食物中大量地生长繁殖,吃了这种食物就会发生中毒。另外,不要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黑木耳浸泡后,如果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粘液产生,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米酵菌酸中毒后病死率不低于40%!怎么预防?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713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