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芸香目乌榄如何种植?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8  浏览次数:81160
内容摘要:乌榄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地常栽培。其果可生食,果肉腌制“榄角”作菜,深受人们喜爱。那么,乌榄如何种植?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乌榄如何种植?1.定植乌榄适宜于年均温20℃左右,绝对最低温不低于0℃,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乌榄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不严,红黄壤的山坡地、低洼地均可种植。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栽植更佳。乌榄嫁接苗移栽成活率低,一般采用刚长出2~3片真叶的袋装实生苗定植,株行距为4米×5米。基肥一般每穴放干稻草15

乌榄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地常栽培。其果可生食,果肉腌制“榄角”作菜,深受人们喜爱。那么,乌榄如何种植?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乌榄-摄图网

乌榄如何种植?

1.定植

乌榄适宜于年均温20℃左右,绝对最低温不低于0℃,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乌榄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不严,红黄壤的山坡地、低洼地均可种植。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栽植更佳。

乌榄嫁接苗移栽成活率低,一般采用刚长出2~3片真叶的袋装实生苗定植,株行距为4米×5米。基肥一般每穴放干稻草15千克,石灰1千克,钙镁磷肥3~5千克和畜禽粪20千克。干稻草、钙镁磷肥、石灰放底层,畜禽粪放在中层,表土放上层。植时使根颈部平于地表,植后整好树盘,覆盖杂草。

2.嫁接

乌榄苗定植后第2年开始嫁接,嫁接宜在“春分”前后(3月中下旬),即春梢尚未萌动而枝条充实、芽眼饱满时进行。嫁接前1个月,不再给砧木苗施肥,以提高嫁接成活率。选择芽眼饱满、充实、无病虫害的枝条作接穗。接穗采下后立即剪去叶片。在砧木距地面30厘米处采用腹接法进行嫁接,每株接1~2个接穗,成活后再将主干在离接口上方10厘米处剪断。

乌榄嫁接后,要经常检查其萌芽状况,抹去砧木上的芽梢,减少养分消耗,保证芽的生长,提高成活率。接芽抽发后施薄肥,促梢壮体,及时解除薄膜包带并护梢防风折裂。

乌榄嫁接成活后第2年要定主干促分枝,主干高度一般在40~50厘米,第一层留主枝3~4条,主枝基角60~70度。邻近枝条均匀分布,以后各层分布部位应跟相邻层主枝错开,一般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50~60厘米,留4~5层,矮化成形后,树高控制在4米左右。

3.整形

幼龄树的修剪采用短截疏枝与打顶控梢相结合,短截徒长枝,疏掉内膛枝、重叠枝,并在树冠顶端打顶控梢开天窗,控制树体高度。经过3年的整形修剪,可形成矮化、丰产和紧凑的自然圆头形树冠。

乌榄怎么吃?

把生乌榄投进热水中,焗浸数十分钟,待它的肉变软,隔去水,另浸入浓厚的盐水里,三天后即可以当咸菜了。如果要作榄角,则用线把它分成两半,中塞幼盐腌制。若把它去核舂烂制成块状或调成浆状,则叫做榄糕和榄酱。此外它还可以榨油之用。皮据说可作染料,其色鲜红。

榄核椎开取其仁,便是“榄仁”,是制糕饼的高级馅料之一,广式中秋月饼中的“五仁”,其中便有它的一分。所以每年也有许多人利用业余时间斵榄仁以供饼家之需。榄核取去仁后剩下来的核壳是一种很好的烧料,潮州“功夫茶”功夫之一就是火炭,一般认为最好的炭,是榄核炭,其次才是“楝子炭”,取其火猛耐烧,少烬无杂味。因此榄核炭在旧社会遂成为士大夫们品名(草字名)的宠物了,榄核雕刻是广东有名的手工艺之一,艺人们用它可以刻成船只、花篮、人物、动物等等。一粒榄核刻成的船只,其上有楼阁、人物,甚至器皿服用,应有尽有。这些核雕,是传统的出口工艺美术品,此外也有人用它治印,只是不流行罢了。

乌榄的最好品种是“车酸榄”,它的特点是味香肉软,工夫甚少变坏(带松香味),已坏的乌榄,肉硬无味,不宜食用。

乌榄之被人重视,已不自今日始,早在公元十二世纪时宋人笔记《岭南代答》中,已有如下的记载:

乌榄如橄榄,青黑色,肉烂而甘,亦可作蔬茹,核差长,其中仁味松美,荐酒泛茶皆珍,相馈遗者独以核致远,微暴干,椎取仁

广府人吃榄豉,一般比较考究,起码要加些油进去蒸熟才进食,但潮州人则非常简单,只是浸盐水到了一定程度,即可以拿来佐膳。

乌榄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种子油供食用、制肥皂或作其他工业用油。木材灰黄褐色,材质颇坚实,用途与橄榄同。根入药,可治风湿腰腿痛、手足麻木、胃痛、烫火伤。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芸香目乌榄如何种植?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63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