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水蕨长什么样?如何栽培?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8  浏览次数:8502
内容摘要:水蕨产广东、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区。也广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各地,日本也产。那么,水蕨长什么样?如何栽培?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水蕨长什么样?水蕨,植株幼嫩时呈绿色,多汁柔软,由于水湿条件不同,形态差异较大,高可达7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以一簇粗根着生于淤泥。叶簇生,二型。不育叶柄绿色,圆柱形,肉质,不膨胀,上下几相等,光滑无毛,干后压扁;叶片直立或幼时漂浮。主脉两侧的小脉联结成网状,为狭长的五角形或六角形,不具内藏小脉。叶干后为软草质,绿色,两面均无

水蕨产广东、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区。也广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各地,日本也产。那么,水蕨长什么样?如何栽培?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水蕨-摄图网

水蕨长什么样?

水蕨,植株幼嫩时呈绿色,多汁柔软,由于水湿条件不同,形态差异较大,高可达7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以一簇粗根着生于淤泥。叶簇生,二型。不育叶柄绿色,圆柱形,肉质,不膨胀,上下几相等,光滑无毛,干后压扁;叶片直立或幼时漂浮。主脉两侧的小脉联结成网状,为狭长的五角形或六角形,不具内藏小脉。叶干后为软草质,绿色,两面均无毛。孢子囊沿能育叶的裂片主脉两侧的网眼着生,稀疏,棕色。孢子四面体形,不具周壁,外壁很厚,分内外层,外层具肋条状纹饰,按一定方向排列。

水蕨如何栽培?

1.园地选择:选择的地块要求土壤耕层深厚,排灌方便,有机质丰富的沙质土壤为最佳,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水质无污染。

2.整地施肥:一般移植前10d整地,按畦面1.5m宽深沟高畦整地成厢,每667㎡施腐熟的鸡粪2000kg+复合肥25kg作为基肥,从栽培的效果看,基肥以鸡粪效果最好其次猪栏粪,再次为牛栏粪。

3.移植栽培:水蕨菜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根系发达,移植栽培易成活,从野外把水蕨菜移植回后把老化的根茎及须全部剪除,留下生长旺盛的顶端带有生长点的一部分,新鲜叶柄保留20~30m长,其余部分的羽叶全部剪除。按株行距0.5m×0.7m或0.6m×0.8m,每穴1~2株,把分出的茎段浅植于土壤表层中,种植后将土壤适当拍紧并淋定根水。

水蕨怎么吃?

1.炒水蕨菜

炒水蕨菜可用猪油也可用菜油,等油热之后放入水蕨菜进行翻炒,水蕨菜一定要一洗好就下锅,然后按个人喜好加之精盐、姜、辣椒等,起锅前再加入味精、蒜片等拌匀,这样一盘炒水蕨菜就做好了,味道鲜嫩且具有活血解毒的功效。

2.凉拌水蕨菜

凉拌的材料为新鲜的水蕨菜和黄瓜,另外还有辣椒油、醋、盐、芝麻油和蒜末等调味料,做法是将水蕨清洗干净并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将黄瓜削成长条,水蕨菜切段,放入备好的材料,最后将所有的材料拌匀,这样做成的凉拌水蕨菜口感清脆,味道清香。

水蕨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1.食疗价值

水蕨菜是森林蔬菜中独具特色的食用蕨品种,其特色在于:鲜苔或嫩叶翠绿色,无论炒食,凉拌,做汤,均不变色,味道独特鲜美,清爽可口。水蕨菜又称为龙头菜,其中可供食用的部分为叶芽生长出来未开展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可食部分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元素,在每kg可食用的蕨菜茎叶中,含有胡萝卜素168mg,碳水化合物100mg,蛋白质16g,钙24mg,脂肪4g,粗纤维13g,铁67mg,维生素C35mg,磷290mg,其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也很高,是一种以嫩滑可口著称的高档蔬菜。

2.医用价值

水蕨菜可作为药用,用全草进行煎服,具有明目,清凉,活血解毒的功效,可治病积、痢疾、胎毒和跌打损伤等病症,也被视为一种产后的良药。

3.观赏价值

水蕨的叶形多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既可种植在水缸花坛等些大型水景容器中作为观赏性植物,又可种植于景观水池或流速较缓的溪流中用来营造水面景观,是种集观赏和净化水体为体的经济环保型植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水蕨长什么样?如何栽培?怎么吃?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56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