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2018沙棘果多少钱一斤?种植几年挂果?每亩产量是多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8  浏览次数:81019
内容摘要:沙棘果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的果实,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沙棘果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那么沙棘果多少钱一斤?沙棘种植几年挂果?每亩产量是多少?沙棘种植第1~2年生长缓慢,4~6年生长较快,以后生长渐慢。沙棘种植3~5年开花结果,但结果量不大;10~15年为盛果期,30年以后开始衰退。待隔3年左右,枝条更新,树势转旺,又可迎来新的结果盛期。沙棘种植的单株产果量随各地区条件不同变幅很大,在盛果期间株产2~5千克。经人工选育的优良品种可达20千克以上。青河地处北纬45度以北的寒温带,是大果沙棘最适

沙棘果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的果实,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沙棘果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那么沙棘果多少钱一斤?沙棘种植几年挂果?每亩产量是多少

沙棘-摄图网

沙棘种植第1~2年生长缓慢,4~6年生长较快,以后生长渐慢。沙棘种植3~5年开花结果,但结果量不大;10~15年为盛果期,30年以后开始衰退。待隔3年左右,枝条更新,树势转旺,又可迎来新的结果盛期。沙棘种植的单株产果量随各地区条件不同变幅很大,在盛果期间株产2~5千克。经人工选育的优良品种可达20千克以上。青河地处北纬45度以北的寒温带,是大果沙棘最适宜种植区域,每亩产最高可达到800-1000公斤。

沙棘种植密度:以产果为目的的沙棘园,树冠较大的大果沙棘品种,株行距可采用2米×4米,每亩定植83株;以采条为目的的采穗圃,可采用1米×3米,每亩定植220株。树穴的规格树苗的大小而定,一般为直径35厘米,深35厘米。苗龄是两年生的嫩枝扦插苗为好。

沙棘种植几年挂果?每亩产量是多少

采收适期。沙棘果的成熟期,以特有的颜色和果实大小为标志,并依此决定采收期。在通常情况下,从俄罗斯和内蒙古等高纬度地区引入的品种,成熟期较早,如丘依斯克、阿尔泰等品种,在8月初即可成熟;优胜沙棘和橙色沙棘等品种,多在8月下旬成熟;中国自产的中亚沙棘多在8月下旬成熟。中国沙棘来自不同种群,其成热期也有区别,产于华北地区的,如涿鹿、丰宁等地,果熟期多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产于西北地区的,如甘肃、青海等地,则多在9月中下旬成熟。

市面上沙棘果价格是多少?

据沙棘种植户王先生介绍,现在市面上的沙棘果28.5元一斤。

一亩地能栽多少棵?

沙棘的苗木较小,一般株高在30-50厘米,地径5-8毫米,栽种沙棘的劳动强度不大,一个普通劳力一天可以栽沙棘5-6亩,一亩地一般能栽220棵沙棘。

沙棘亩产果实多少斤?

如果是按照每亩栽种220棵沙棘来看的话,亩产沙棘果600-800公斤左右。

沙棘种植技术有哪些?

1、种子繁殖

春播前将种子浸胀,行距10-15cm条播,深度3cm。1星期后出苗,当出现第1对真叶后,开始间苗,出现第4对真叶时,第2次间苗,株距保持5cm。秋播宜在晚秋进行,播后畦面覆盖,冬季浇水封冻,翌年出苗。

2、扦插繁殖

插条选择中等成熟的生长枝,插期以6月中旬至8月未为好,插时行株距为(10-15)cm×(5-10)cm。第2年春移植,行株距为(30-60)cm×(15-17)cm。用1-2年无性繁殖苗造林,种植密度以密植为好,行株距4m×2m。对果实成熟期不同的类型或品种,可分片栽植,便于管理。栽植时,注意雌雄合理的配比,一般8株雌株配植1株雄株。

3、田间管理

为提高土壤肥力,要注意中耕除草,沙棘对磷肥比较敏感,可酌情施过磷酸钙,以利植株生长。

4、生长管理

沙棘的生长分四个阶段:幼苗期、挂果期、旺果期、衰退期。定植后二年内,以地下生长为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3-4年生长旺盛,开始开花结果。成年沙棘树高2-2.5米,冠幅在1.5-2米。第五年进入旺果期。由于土壤条件和管理的不同,进入衰退期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树龄15年后进入衰退期。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2018沙棘果多少钱一斤?种植几年挂果?每亩产量是多少?”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55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