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羊肚菌大棚人工栽培新技术!什么时候种植、采摘最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8  浏览次数:81091
内容摘要:羊肚菌属于珍稀名贵食用菌,营养保健价值高,价格昂贵,其人工驯化栽培一直是世界难题。不过有了这个羊肚菌大棚人工栽培新技术!啥问题都解决了。下面为大家介绍羊肚菌什么时候种植、采摘最好。1、温度湿度:羊肚菌是属低温高湿型真菌,3-5月雨后多发生,8-9月也偶有发生,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刺激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为此,栽培时间应在11-12月。2、日照空气: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忌强烈的直射光

羊肚菌属于珍稀名贵食用菌,营养保健价值高,价格昂贵,其人工驯化栽培一直是世界难题。不过有了这个羊肚菌大棚人工栽培新技术!啥问题都解决了。下面为大家介绍羊肚菌什么时候种植、采摘最好。

羊肚菌-摄图网

1、温度湿度:羊肚菌是属低温高湿型真菌,3-5月雨后多发生,8-9月也偶有发生,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刺激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为此,栽培时间应在11-12月。

2、日照空气: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忌强烈的直射光。

3、土壤条件:土壤pH值宜为6.5-7.5,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黄色壤土、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

4、栽培方式:羊肚菌的栽培方式主要室内脱装栽培、室外脱袋栽培和室外生料栽培。

羊肚菌-摄图网

5、湿度管理:羊肚菌喜湿,生长环境必须保持湿度,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水较多,温度合适,则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早春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

6、温度管理: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16℃的温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低于4℃或高出16℃),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

7、病虫害防治:菌丝与子实体生长都会发生病虫害,以预防为主,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播种前进行场地杀菌杀虫处理,后期如发生虫害,可在子实体长出前喷除虫菊或10%石灰水予以杀灭。

羊肚菌什么时候种植最好

羊肚菌丝体在多种真菌培养基上都能生长。菌丝生长期间,4月及5月上旬平均温度分别为10-11℃及13-14℃,而子实体发生盛期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平均温度12℃。

子实体生长时,森林内空气相对湿度约80%,土壤含水量一般为40-50%。

羊肚菌生长的适宜Ph略高于一般真菌。土壤的酸碱度(pH)7-7.9。

培育技术人工栽培一般采取菌土接种和子实体接种两种方式。菌土接种:在4月下旬至5月上冰冻羊肚菌旬,在羊肚菌生长良好的地块上,挖取10cm见方、厚约7cm的土块,移植到与取土不幸相似地方的穴中,然后用30cm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进入梅雨季节去掉覆盖物。子实体接种:取子实体切成4片,埋入理想的地段。

移植时子囊盘向下,四周培土,留一小部露出地面。上盖少许叶,然后用30cm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子实体接种以秋季易成活。

羊肚菌在夏季采摘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羊肚菌大棚人工栽培新技术!什么时候种植、采摘最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47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