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种植好吃的鲜食甜玉米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功效?有哪些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895
内容摘要:鲜食甜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那么你知道在种植鲜食甜玉米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功效?有哪些品种?一、种植鲜食甜玉米要注意些什么1、播种要延长鲜食甜玉米采收时间,宜多次分批播种。早中熟鲜食甜玉米一般都可春播、秋播,春播适期为3月底至4月初,秋播适期为7月初至7月底。据实践,春播早,地下害虫和玉米螟危害少,采收期早,品质佳;迟播虽育苗容易但栽时易缺苗,鲜穗玉米螟危害重,品质差。2、育苗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苗地育苗。由于甜玉米含糖

鲜食甜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那么你知道在种植鲜食甜玉米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功效?有哪些品种?

一、种植鲜食甜玉米要注意些什么

1、播种要延长鲜食甜玉米采收时间,宜多次分批播种。早中熟鲜食甜玉米一般都可春播、秋播,春播适期为3月底至4月初,秋播适期为7月初至7月底。据实践,春播早,地下害虫和玉米螟危害少,采收期早,品质佳;迟播虽育苗容易但栽时易缺苗,鲜穗玉米螟危害重,品质差。

2、育苗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苗地育苗。由于甜玉米含糖分多,淀粉少,种子干瘪皱缩,生长势弱,宜浅播。小拱棚育苗的,播前苗地需浇透水。

3、定植二叶一心苗龄移栽成活率最高。定植前要开沟深施基肥,亩用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20公斤或复合肥40公斤,做到带磷肥定植。适当密植,亩栽3200株左右。栽后浇稀粪水以利还苗。

4、管理苗期6~7叶和抽雄前10~15天需用速效肥追肥。甜玉米多穗分蘖,管理时应及时去除。及时防治虫害,地老虎可用辛硫磷1000倍液定植时和施肥时浇防,玉米螟可用80%敌敌畏或其它防玉米螟农药在喇叭口期灌心或雄穗刚露尖时喷防。

二、鲜食甜玉米有哪些功效

鲜食玉米是一种甜质类型的玉米,因其具有抑制糖分向淀粉转化特性,所以乳熟期间籽粒中含糖量最高,因其味甜,所以以鲜食玉米命名。鲜食玉米特殊之处是菜果兼用的食品。有甜、糯、嫩、香的特点,被人们称之为"水果玉米"。乳熟期的鲜食玉米籽粒中所含有的葡萄糖、蔗糖、果糖是比普通玉米多达2~8倍,蛋白质的含量达到13%以上。鲜食玉米以水溶

三、鲜食甜玉米有哪些品种

1、黄色甜玉米“丰甜5号”

此属加强型品种,自播种至采收鲜穗需85天-95天。株高2.1米,单株结穗1个-2个,单穗重350克。果穗呈筒形,穗长22厘米以上,穗粗5厘米-6厘米,轴细,籽粒长而宽,既适于鲜穗上市,又适于作甜玉米粒加工。

2、白色糯玉米“丰糯6号”

此为极早熟品种,自播种至采收鲜穗68天-75天。株高2米,穗位高0.8米。穗长18厘米-20厘米,鲜穗单重300克左右。果穗长锥形,籽粒雪白,糯性强,品质佳,商品性极好。

3、黑色糯玉米“黑糯10号”

该品种自播种至采收鲜穗需80天-95天,株高11米,穗位高0.9米,穗长20厘米,单穗重300克以上。果穗长简形,籽粒初为白色,逐渐变为紫红、紫黑、黑色,乌中透亮。籽粒富含维生素A、游离氨基酸、蛋白质、果糖、果胶及黑色素和微量元素硒,色、香、味俱佳。

4、红色糯玉米“泰国虹”

该品种自播种至采收鲜穗需90天-100天,株高2.3米,穗位高1.4米,穗长16厘米-22厘米,双穗率高。果穗颜色鲜红光亮,籽粒口感香嫩,无皮无渣。营养丰富,除含铁、锰、铜、锌之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生物碱和维生素B1、B2、B6及微量元素硒。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种植好吃的鲜食甜玉米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功效?有哪些品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41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