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别名雁来红的苋菜种子种植方法有哪些?为什么炒熟是红色的?有什么好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4  浏览次数:81036
内容摘要:苋菜是夏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食材,味道鲜美红颜色让人食欲大增,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种植苋菜的农户也越来越多。那么你知道苋菜种子种植方法有哪些吗?为什么炒熟是红色的?有什么好处呢?一、苋菜种子种植方法1、整地施肥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偏碱性土壤为宜,虽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在排水不良的田块生长较差。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做平畦。苋菜的种子细小,必须精细整地,做到地平土细,以利出苗。苋菜喜肥,整地前每667㎡施优质腐熟人粪尿1500kg,然后做垄或畦。播种量因播种期不同而异,播种期越

苋菜是夏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食材,味道鲜美红颜色让人食欲大增,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种植苋菜的农户也越来越多。那么你知道苋菜种子种植方法有哪些吗?为什么炒熟是红色的?有什么好处呢?

一、苋菜种子种植方法

1、整地施肥

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偏碱性土壤为宜,虽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在排水不良的田块生长较差。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做平畦。苋菜的种子细小,必须精细整地,做到地平土细,以利出苗。苋菜喜肥,整地前每667㎡施优质腐熟人粪尿1500kg,然后做垄或畦。播种量因播种期不同而异,播种期越早,用种量越多。早春播种量4~5kg/667㎡,可撒播或条播,播后覆土0.5一1cm。

2、追肥浇水

早春播种时出苗较晚,需7~12d。可在3~5叶期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追施尿素10kg,12d后进行第2次追肥,第1次采收后进行第3次追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施1次肥,每次追肥均用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若施速效氮肥,可结合浇水进行,但春播应少浇水。

3、中耕整枝

幼苗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以免草荒影响苋菜苗生长。苋菜多次采收的还要整枝,主枝采收后在基部留2-3节,促进侧枝萌发,以提高产量。

4、病虫害防治

苋菜抗病性较强,主要病害为白锈病,可用粉锈宁或代森锰锌防治。主要虫害为蚜虫,可用吡虫啉或避蚜雾喷雾防治。

5、适时采收

苋菜一次播种、分批采收。第1次采收,多与间苗结合,一般在播种后40~45d,当苗高10—12cm,具有5-6片叶时,陆续间株采收,掌握收大留小、留苗均匀的原则,以增加后期产量。采收后及时追肥。苋菜主要以嫩叶为食,因此采收要及时,否则纤维增多,品质降低。一般667㎡~产量可达1000~1500kg。

二、苋菜为什么炒熟是红色的

苋菜里含有一种天然色素,叫苋菜红,存在于细胞液泡中。细胞中的叶绿体为绿色,因为含量高,所以绿色掩盖了红色,看到的生苋菜呈深绿色。如上面所说,热量破坏了细胞膜和壁,解体了叶绿体,破坏了叶绿素的结构,也使液泡中的红色渗出。

三、吃苋菜有什么好处

1、清热解毒,明目利咽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营养丰富,增强体质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3、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苋菜中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钙的含量则是3倍,为鲜蔬菜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苋菜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别名雁来红的苋菜种子种植方法有哪些?为什么炒熟是红色的?有什么好处?”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399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