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2018年玉米新品种有哪些?种啥品种高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434
内容摘要:2017年是取消玉米临储政策的第二年,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效果,开始起作用,玉米价格迎来大幅上涨,非常可观。农民开始考虑2018年玉米新品种有哪些?种啥品种高产呢?2018年开春要不要再多种点玉米?2018年玉米行情或将高于去年,玉米可以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国家给出的信号:国内玉米频繁的抛储:最近一段时间内,国储的频繁拍卖虽然影响了玉米的上涨行情,但长期来看一点影响都没有。首先,供应多了才会收储,供应少了才抛储,国家是逆市操作。因此一旦国家不断的抛储,未来价格势必出现一波段上涨;2018年玉米行情

2017年是取消玉米临储政策的第二年,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效果,开始起作用,玉米价格迎来大幅上涨,非常可观。农民开始考虑2018年玉米新品种有哪些?种啥品种高产呢?

玉米-摄图网

2018年开春要不要再多种点玉米?

2018年玉米行情或将高于去年,玉米可以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国家给出的信号:

国内玉米频繁的抛储:最近一段时间内,国储的频繁拍卖虽然影响了玉米的上涨行情,但长期来看一点影响都没有。

首先,供应多了才会收储,供应少了才抛储,国家是逆市操作。因此一旦国家不断的抛储,未来价格势必出现一波段上涨;

2018年玉米行情:平均市场价格每斤还能再涨5分钱

2018年玉米价格预计走势仍然偏强,整体均价较2017年略高。虽然走势肯定还有一些波动,但是整体均价会比2017年高5分钱,也就是一吨100块钱左右。

建议:

优势产区的农户,比如东北、华北玉米的主产区,产量高的亩产能达到一千二三百斤的,可以继续种植玉米。

非优势产区的农户,比如坡地或者位于镰刀弯地区的农户,继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植其它杂粮杂豆或收益高的经济作物,才是增加收入的最佳选择。

不过,种植玉米选择好的品种至关重要。

好品种的标准:高产、棒大籽粒深、抗病性好、抗倒性好、结实性好、耐高温、抗旱性好!

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几个好的玉米品种吧!

一、辽单145

稀植大棒、吨产量,红轴、粒深、就是强!

生育期约128天,需有效积温约2900℃。株高约280厘米,穗位约120厘米,穗轴红色,果穗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长约28厘米,穗行数20-22行。

适宜密度:2800—3000株/亩,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芽强苗壮,活秆成熟,稳产高产,棒大棒匀。

抗玉米灰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等病害。高产地块具有亩产1000公斤以上增产潜力,适宜在辽南、辽西种植,可替代丹玉405。稀植大穗,不秃尖,籽粒颜色好。推荐在建昌、葫芦岛、大连、瓦房店等地种植。

二、辽单352

苗齐、苗壮、高产、米质优!

该品种春播生育期约126天,需有效积温约2700℃。株高约270厘米,穗位约95厘米,株型紧凑,果穗筒型,穗长约25厘米,穗行数18行左右,千粒重约440克,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芽强苗壮活力旺,活秆成熟抗性好,稳产高产效益高,里外一致米质优。

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等病害,适宜密度:4000株/亩。辽西、辽北、辽宁中部地区表现优异。2017年,辽宁省建平县、海城市平均亩产1100-1200公斤(含水14%)。

三、辽单1211

棒子大、产量高、抗病贼拉强!

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27天,适宜在辽宁省活动积温约2800℃。株高约275厘米,穗位约95厘米,株型紧凑,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长约23厘米,穗行数16-20行,千粒重约410克,芽强苗壮活力旺,活秆成熟抗性好,稳产高产效益高,里外一致米质优。

该品种中抗大斑病,中抗灰斑病,高抗倒伏,抗玉米螟,适宜密度为3500-3800株/亩。一般地块亩产750公斤,高产地块具有亩产1000公斤以上增产潜力。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2018年玉米新品种有哪些?种啥品种高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38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