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中药续断市场价格卖多少钱一斤?种植亩产量多少斤?什么季节采挖?(附栽培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1165
内容摘要:续断,中药名。又名和尚头,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秋季采挖。那么中药续断市场价格卖多少钱一斤?种植亩产量多少斤呢?中药续断市场价格卖多少钱一斤?据了解,续断价格在12-14元/公斤左右,不同地区价格有所不同。续断种植亩产量多少斤?续断,也称川断,民间称呼甚多,如和尚头、大疙瘩草等等,不甚枚举。其主产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续断用量较大,据估计,年需求量约在6000吨—7000吨,为一类大宗药材。笔者历经三个多月的时间,深入云南

续断,中药名。又名和尚头,为川续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秋季采挖。那么中药续断市场价格卖多少钱一斤?种植亩产量多少斤呢?

续断-自制

中药续断市场价格卖多少钱一斤?

据了解,续断价格在12-14元/公斤左右,不同地区价格有所不同。

续断种植亩产量多少斤?

续断,也称川断,民间称呼甚多,如和尚头、大疙瘩草等等,不甚枚举。其主产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续断用量较大,据估计,年需求量约在6000吨—7000吨,为一类大宗药材。笔者历经三个多月的时间,深入云南、四川、贵州等主要产地,经过详尽调查,现将第一手资料公诸于众,供同行市场决策参考。

主要来源于野生采挖,其份额约占市场总供给量的70%,野生续断大部分产自云南、四川、贵州三省,主产湖北恩施,其产量占全国家种总量的80%以上,其余20%产于云南。云南是全国最大的野生续断产地,2007年,云南的野生续断供给量在2000—2200吨之间,主要分布于怒江、大理、保山、丽江、迪庆、昭通、红河、昆明、临沧;其中,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市场,续断经营量约1500吨;滇东北以昭通产量最大,滇南以红河量最大,各自产量约在150—180吨。和2006年相比,2007年经营总量减少近500吨,质量也大幅下降。四川续断主产甘孜州和凉山州,四川续断素以质量上乘盛名药界,随着广大药农不断掠夺式的采挖,野生资源大幅锐减,质量也开始参差不齐,据估计,四川全年产量最多在800吨。贵州续断主产毕节、安顺、兴义、都匀、遵义、铜仁等地,质量较好,但产量少,每年产量约在400吨左右,湖北恩施州是全国最大的续断种植基地。2007年,恩施的朋友介绍说,恩施州已种植续断几万亩,但经笔者实地调查,最多也就4、5千亩,该州2007年产量约在1200—1400吨。云南家种续断2007年在1000亩左右,产量约在250吨。

栽培技术

繁殖管理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

续断-自制

种子繁殖: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种子需用40℃温水浸泡10h左右,捞出后放纱布袋或盆内置温暖处催芽,待萌芽时即可播种。条播,播前深翻土地,耙细整平,做宽、高畦[30cm×(15-20)cm],行距20-35cm,深3cm,播后覆土镇压。每1hm2播种量34.5kg。穴播,行距为35-40cm,穴深7-10cm,穴径17-20cm,每穴播种7-9粒,每1hm27.5kg。播后施人畜粪尿每1hm212000kg,上覆1-1.5cm,细土。

分株繁殖:秋季将带有芽的根头及细根,重新栽种,每穴1株,行株距为50cm×(25-33)cm,栽后立即浇水,以利发根。

病虫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注意播种不宜过密,留苗不宜过多,经常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如果发病严重,可提前1年采收,以免造成损失。虫害有红蜘蛛,苗期用0.2-0.3度波美石硫合剂或40%水胺硫磷1500倍液喷雾。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药续断市场价格卖多少钱一斤?种植亩产量多少斤?什么季节采挖?(附栽培技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29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