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大板鲫是什么鲫鱼?生活习性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04  浏览次数:8604
内容摘要:一、鱼种论述1、大板鲫并不是特定的鱼种,而是钓鱼人对大个体鲫鱼的俗称,一般个体在半斤以上的鲫鱼可称作大板鲫,要注意区别我国从日本引进的白鲫(俗称大阪鲫)。2、大板鲫泛指个体在半斤以上的鲫鱼,而大阪鲫则特指白鲫。二、分布范围1、大板鲫泛指个体在半斤以上的鲫鱼,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2、喜栖息在水草丰茂的水域,一般情况都在水体底层活动,但水温偏高时也会到水体中下层或中上层活动。三、生活习性 1、杂食性(1)鲫鱼是杂食性鱼类,其中动物性食物有枝角类、桡足类、轮虫、摇蚊幼

大板鲫是什么鲫鱼?生活习性是什么

一、鱼种论述

1、大板鲫并不是特定的鱼种,而是钓鱼人对大个体鲫鱼的俗称,一般个体在半斤以上的鲫鱼可称作大板鲫,要注意区别我国从日本引进的白鲫(俗称大阪鲫)。

2、大板鲫泛指个体在半斤以上的鲫鱼,而大阪鲫则特指白鲫。

二、分布范围

1、大板鲫泛指个体在半斤以上的鲫鱼,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

2、喜栖息在水草丰茂的水域,一般情况都在水体底层活动,但水温偏高时也会到水体中下层或中上层活动。

三、生活习性

1、杂食性

(1)鲫鱼是杂食性鱼类,其中动物性食物有枝角类、桡足类、轮虫、摇蚊幼虫等。

(2)植物性食物有植物的茎、叶、芽、果实、碎屑等,另外硅藻类、丝状藻类等也是鲫鱼主要的食物。

2、底栖性

(1)鲫鱼是底栖性鱼类,栖息深度0-20米,一年四季除了在特定的一段时间里和特殊的环境下几乎都在水底活动。

(2)气温、水温较高时也会到水体的中下层、中上层游动、觅食。

3、广温性

(1)鲫鱼是广温性鱼类,水温0℃至32℃都能生存,最适宜水温15-20℃,这个范围内游动活跃、食欲最强、生长最快。

(2)水温低于10℃或高于20℃时活动量减少且摄食积极性降低。

四、常见种类

1、土鲫

(1)土鲫别称野生鲫鱼,多生长在溪流、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中。

(2)体色因环境不同而不同且多呈青灰色,少数呈金黄色,鱼体纺锥形,生长缓慢,从幼苗长到3两(150克)需要三年。

2、高背鲫

(1)高背鲫因背脊高耸得名,生长速度快,同时也是个体最大的鲫鱼,最大个体可达6斤。

(2)背部颜色呈银灰色且越往下越浅,直至腹部呈白色,喜欢生活在离岸百米以上的敞水区。

3、白鲫

(1)白鲫是1976年从日本引进的鲫鱼品种,别称河内鲫、大孤鲫、日本鲫等。

(2)体型较大,体色银白色,头稍小,背部隆起似驼背,尾柄细长,生长速度比土鲫快,最大个体可达5斤。

4、工程鲫

(1)工程鲫是人工培育的鲫鱼品种,别称湘云鲫,外观与普通鲫鱼相似。

(2)背部为青灰色,腹部为白色,头部比其它鲫鱼小,有一对较小的须突,生长速度极快,最大个体可达3斤。

5、彭泽鲫

(1)彭泽鲫是人工培育的鲫鱼品种,因体侧有5-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而俗称芦花鲫,头非常短小。

(2)背部浅黑色,腹部灰色,鳍青黑色,个体比土鲫大,但生长速度不是很快。

6、方正银鲫

(1)方正银鲫是我国特有的三倍体鲫鱼之一,原种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

(2)体型短,体侧扁而高,头短小,背部、背鳍、臀鳍黑灰色,体侧深银灰色,鳞片边缘颜色稍深。

7、淇河鲫

(1)淇河鲫是我国特有的三倍体鲫鱼之一,原种产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河。

(2)因脊背宽厚俗称双背鲫,曾因过渡捕捞而濒临灭绝,通过提纯复壮、人工繁育等一系列措施后才逐渐恢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大板鲫是什么鲫鱼?生活习性是什么”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291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大板鲫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