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2018年国家最新审定的小麦新品种有哪些?都适合哪些地区种植?亩产多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3  浏览次数:81312
内容摘要:2018年5月,国家审定通过了77个小麦新品种,现把各省市代表新品种介绍一下,快看看都有哪些?都适合哪些地区种植?亩产量多少?1、品种名称:新麦36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1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31天,株高80.6厘米,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中抗条锈病。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早播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5.2千克,;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74.0千克,;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8.1千克。审定意见:适宜黄淮冬麦

2018年5月,国家审定通过了77个小麦新品种,现把各省市代表新品种介绍一下,快看看都有哪些?都适合哪些地区种植?亩产量多少?

小麦-摄图网

1、品种名称:新麦36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1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31天,株高80.6厘米,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中抗条锈病。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早播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5.2千克,;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74.0千克,;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8.1千克。

审定意见: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茬种植。

2、品种名称:航麦2566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9

特征特性: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53天,株高82.5厘米。中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1.0千克,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6.7千克;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1.2千克。

审定意见:适宜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北部中等肥力以上水地种植。

3、品种名称:濉1216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36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30天,株高85.9厘米,高感条锈病、赤霉病、叶锈病、白粉病,中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7.1千克;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7.0千克。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1.5千克。

审定意见: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茬种植。

4、品种名称:瑞华麦516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8

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期228天,株高79.2厘米,高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中感赤霉病和纹枯病。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早播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1.5千克;2016-2017年度参加晚播组试验,平均亩产558.5千克。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2千克。

审定意见: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5、品种名称:克春14号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76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89天,株高92厘米,抗倒性好。高感赤霉病和白粉病,中感根腐病,中抗叶锈病,高抗秆锈病。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1.8千克,;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393.9千克;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3.4千克。

审定意见:适宜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区种植。

6、品种名称:长6990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65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46天,株高78.1厘米,株型半紧凑,抗倒性一般。高感条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高抗叶锈病。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47.5千克,; 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28.9千克;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0.6千克。

审定意见:适宜山西省南部,甘肃省天水,陕西省宝鸡、咸阳和铜川,河南省及河北省沧州的旱薄地种植。

7、品种名称:山农27号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54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41天,株高84.4厘米,株型紧凑,茎秆弹性一般。高感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中感白粉病。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8.3千克,;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17.6千克; 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9千克。

审定意见: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8、品种名称:邯麦19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9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42天,株高83.5厘米,株型偏紧,茎秆强度较好,抗倒性好。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慢条锈病。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7.8千克,;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14.9千克;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8.1千克。

审定意见: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9、品种名称:川农32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02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7天,株高83.8厘米,株型较紧凑。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抗条锈病,高抗叶锈病。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7.2千克;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2.7千克;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1.1千克。

审定意见:适宜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和湖北十堰地区种植。

10、品种名称:西农511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40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33天,株高78.6厘米,株型稍松散,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好。高感白粉病、赤霉病,中感叶锈病、纹枯病,中抗条锈病。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早播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3.1千克;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75.8千克;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1.5千克。

审定意见: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茬种植。

11、品种名称:酒春7号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77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07天,株高93.4厘米,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抗倒性一般。高感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黄矮病,中抗条锈病。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西北春麦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1.0千克;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530.6千克。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1.2千克。

审定意见:适宜在西北春麦区的宁夏黄灌区,内蒙古巴盟灌区,青海乐都、海西,甘肃武威、酒泉,新疆博乐等地水地种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2018年国家最新审定的小麦新品种有哪些?都适合哪些地区种植?亩产多少?”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228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