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罗汉松(别名土杉)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有什么作用?一棵多少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942
内容摘要:罗汉松,别名土杉,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针叶乔木,分布于中国多省区,栽培于庭园作观赏树。那么你知道罗汉松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吗?有什么作用?苗木一棵多少钱呢?在罗汉松交易市场我们了解到最新价格,地径5cm,售价100元,地径8cm,售价1300元,地径15cm,售价2700元。一、罗汉松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1、养殖方法土壤选择盆栽时应用腐殖酸土,切勿使用碱性土壤。罗汉松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不耐盐碱和瘠薄。水肥管理浇水:罗汉松较耐干旱,因此生长季节浇水要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保持盆土见于见湿。

罗汉松,别名土杉,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针叶乔木,分布于中国多省区,栽培于庭园作观赏树。那么你知道罗汉松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吗?有什么作用?苗木一棵多少钱呢?在罗汉松交易市场我们了解到最新价格,地径5cm,售价100元,地径8cm,售价1300元,地径15cm,售价2700元。

一、罗汉松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养殖方法

土壤选择

盆栽时应用腐殖酸土,切勿使用碱性土壤。罗汉松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不耐盐碱和瘠薄。

水肥管理

浇水:罗汉松较耐干旱,因此生长季节浇水要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保持盆土见于见湿。如果浇水过多,盆土长期水渍,会导致烂根、黄叶,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植株便会死亡。夏季高温季节水分蒸发快,浇水要充足些,若盆土过于叶片易枯焦,也会影响观赏。

施肥:盆栽罗汉松,也需要补充养分。罗汉松不喜欢浓肥,生长季节可用腐熟的有机液体肥料,浓度为1:6、1:8、1:10,每十天半个月追施一次,施肥后第二天要灌一次水,这样有利于根系吸收。

温度和光照

温度:罗汉松喜温暖,耐寒性较弱。冬季温度下降到13℃时,就进入休眠状态,此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10℃。

光照:罗汉松,能耐阴,但生长季节不宜长期闷在室内。因为室内的光照、空气湿度都不如室外好,罗汉松的生长发育,也是需要阳光和雨露的。

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可于8月份进行。一般于露地苗床进行。随采随播。覆盖稻草,注意遮荫,保持基质湿润。入冬要用塑料薄膜覆盖防冻。

扦插繁殖:可于春、秋两季进行。春插于3月中旬,选取1年生的粗壮休眠枝条作插穗;秋插于7~8月份,选取半木质化的绿枝作插穗。插穗都应带踵,注意遮荫。以3月移植最为适宜。

2、注意事项

防徒长

在生长期间,要注意对已成型的植株进行修剪和摘心,以防枝叶徒长,并保持罗汉松优美的姿态。换盆时,要注意剪除过多的根系和腐烂的须根,同时剪除过密枝、徒长枝。

防冻伤

冬季室外气温下降到5℃时应移人室内,入室后控制浇水,停止施肥。

防虫害

盆栽罗汉松,平时要放在高台或石磴之上,这样,可以减少蚂蚁和蚯蚓等虫类从花盆底孔钻人花盆内,危害植株。

二、种植罗汉松有什么作用

1、观赏作用

由于罗汉松树形古雅,种子与种柄组合奇特,惹人喜爱罗汉松,南方寺庙、宅院多有种植。可门前对植,中庭孤植,或于墙垣一隅与假山、湖石相配。

罗汉松变种丰富多样,每一个变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可以作为独赏树养殖。

斑叶罗汉松可作花台栽植,亦可布置花坛或盆栽陈于室内欣赏。小叶罗汉松还可作为庭院绿篱栽植。

2,、药用价值

罗汉松可谓浑身是宝,从根茎叶到皮到果浆,均可入药,是药材世家非常喜欢的植物。假如许仙或者宁采臣在山上遇见野生品种,那可要乐开花了。

据《桂药编》记载,罗汉松果实可治肺病,可止咳。

罗汉松根皮味甘,微温。活血,止痛,杀虫;外用跌打损伤,疥癣。

罗汉松的叶子也是可以入药的,可以止血。

罗汉松的种子和花托味甘,性平,益气补中,补肾,益肺。用于心胃疼痛,血虚面色萎黄。

3、经济价值

罗汉松材质细致均匀,易加工。可作家具、器具、文具及农具等用,是上好的木材。但是野生品种少见,大家就只能看着自己家种的品种“望梅止渴”了。

罗汉松神韵清雅挺拔,自有一股雄浑苍劲的傲人气势,再加上契合中国文化“长寿”、“守财吉祥”等寓意,追求高品位庭院美化的主人往往喜欢种上一两株罗汉松,为打造自己的“园式物语”添上神来之笔。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罗汉松(别名土杉)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有什么作用?一棵多少钱?”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0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