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种植 » 正文

刺五加如何种植?有哪些药用价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7  浏览次数:8913
内容摘要:刺五加,别名:坎拐棒子、老虎潦、一百针。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那么,刺五加如何种植?有哪些药用价值?刺五加如何种植?1.选地与整地选地:应选择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或者疏林地,上层林木郁闭度在0.3~0.5之间。坡向以阴坡、半阴坡为宜。也可选择宜林荒山荒地,进行全光造林。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排水良好。林地坡度不超过25度。清场整地:要全面清除杂草、灌木,割茬高不超过6厘米。采用穴状整地方式,穴规格为50×50厘米,清除树根、杂草和石块,疏松

刺五加,别名:坎拐棒子、老虎潦、一百针。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那么,刺五加如何种植?有哪些药用价值?

刺五-摄图网

刺五加如何种植?

1.选地与整地

选地:应选择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或者疏林地,上层林木郁闭度在0.3~0.5之间。坡向以阴坡、半阴坡为宜。也可选择宜林荒山荒地,进行全光造林。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排水良好。林地坡度不超过25度。

清场整地:要全面清除杂草、灌木,割茬高不超过6厘米。采用穴状整地方式,穴规格为50×50厘米,清除树根、杂草和石块,疏松土壤。造林株行距为1×1.5米,即栽植密度为6666株/公顷。

2.栽植

要做到精心栽植,苗木最好是随起随栽,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打包,防止风吹日晒。运到造林地块的苗木,要及时假植,防止苗木风干,保证成活率。栽植时,苗要扶正,根系舒展,土要踩实。

3.种植间作作物

由于行株距较大,在园田栽植的头两年可在行间种植间作作物。间作作物首先以玉米为好,玉米植株较高,能为刺五加适当遮荫;其次是大豆,大豆的根瘤菌能固氮,使土壤肥沃;此外,也可种植其他药用植物,如黄芪等。

4.松土除草

要保持刺五加田间土壤疏松、无杂草。

5.追肥

刺五加是喜肥植物,每个生育期应追肥2—3次:第一次在返青后进行,每次追施腐熟农家肥2—3吨;第二次在前次追肥后30—40天进行,用肥量同前次,同时追施磷酸钾或磷酸二氢钾20—30公斤/亩;第三次在秋后进行,用肥量同第一次。

6.水分管理

刺五加喜湿润土壤,但又怕涝。生育期间不能缺水。如遇天气干旱,必须及时浇水;在雨季还要注意排水防涝,不要使田间积水,长时间积水会使刺五加根部腐烂。

7.培土

培土在入冬前进行。刺五加经过一个生育期的松土除草,有的根茎外露,影响越冬。秋末冬初应对刺五加进行培土。培土不要太厚,能将根茎埋入即可。有条件的可在根茎部覆盖一些无籽草,既有利于刺五加越冬,又有利于第二年刺五加的根茎分蘖。

8.半野生管理

在林间、林下栽植的刺五加,可以让其自然生长,可参照园田栽植的管理办法,适当注意水肥管理即可。

9.病虫害防治

刺五加病虫害少有发生。偶有蚜虫危害。防治上可用40%乐果2000倍液喷洒,连续2—3次即可。

10.采收与初加工

采收:采收时间一般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春季树液流动前。刺五加的根、茎、叶均可药用。用根皮的五加皮,在春秋雨季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后即成。

初加工:药用根、根茎、茎的,在春季出叶前或秋季落叶后采挖收取,去掉泥土,切成30—40厘米段,晒干后捆成小捆即可;也可以将其切成5厘米的小段,晒干后装袋即为商品刺五加;叶可在8月份叶片展平而又鲜嫩时采摘,及时风干,装袋。

刺五加有哪些药用价值?

1.根皮祛风湿、强筋骨,泡酒制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B1。根皮亦可代“五加皮”,供药用;种子可榨油,制肥皂用。

2.刺五加在中国医药学中做为药物广泛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的作用,久服“轻身耐老”,与它药配伍亦可“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另雷教著《炮炙论》记五加皮有“阳人使阴,阴人使阳”的作用。国外对人参及其近缘植物刺五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和人参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刺五加如何种植?有哪些药用价值?”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100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