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大厅 » 水果 » 生鲜水果 » 苹果 »

中国红富士苹果产地价格纸袋水晶红富士苹果批发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单价: 0.70元/斤
起订: 2000 斤
供货总量: 689000 斤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山东 临沂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9-10-17 10:17
浏览次数: 1180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中国红富士苹果要想贵,怎么办?少一点,好一点,自然就贵了。

       我们一直在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简单,因为供需失衡,从供给方,也就是生产方改呗。 种植区域结构要改;种植品种结构要改;供求的量和质结构要改等等,都要改。这三五年我国的苹果产业会面临新一轮的大动荡、大调整。对很多果农来说,都将面临很痛苦的选择。甚至是几十年来第一次感觉要被果园抛弃了,被市场抛弃了。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在我国主产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苹果种植户平均种植规模为7.98亩。用3700万亩种植规模除一下,我国苹果种植户为464万户。什么概念?德国6000个苹果种植户,波兰也是几千户。如果每户平均2个人,就意味着我国有近1000万果农是种苹果的。1000万人,专注一个产业。从中国苹果30年的发展来看,这曾经是优势,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但现在,这个优势已经不存在了。
        那么多人,产了全世界53%的苹果,出口才3%。出口加上加工,才几百万不到1000万吨,还剩下3000多万吨要在国内消费掉。而国内消费水平也就在2000多万吨。肿么办?
        由多变精,由差变好,由低效变高效。除此,没有别的出路。


二、品种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酷,消费倒逼生产质的改革
    中国苹果30年,是红富士狂飙突进,一统天下的30年。中国苹果产业的两个黄金十年,离不开技术推进,包括套袋技术的推进。
   但走了很远很远,我们一回头,发现不对。我们红富士苹果产量太大了,品种太单一了。我们的红富士苹果总量,是世界其他国家红富士总量的十倍。
   那么我们为什么喜欢种红富士苹果呢?
   因为我们喜欢吃红富士,亚洲人喜欢吃,偏甜。而还有根本一条:吃的人喜欢,但种的人不喜欢。红富士虽然好吃,但却是最难管的一个苹果品种,很难伺候。
   所以,红富士系一百多个品种,但在日本,在它的发源地,红富士苹果的种植比例已由50%多,下降到35%左右。但在我国,红富士比例高达70%以上。
   这么讲吧,在全球范围内,种植比例超过1%的苹果品种,也就十几个。在几乎所有的苹果种植国家,没有哪个品种的栽培比例超过20%,而我们一个红富士超过70%。同时,我们的体量是全球的53%。可以这么说:中国是一个超级红富士苹果生产国。

   这种品种结构单一、生产方式雷同、集中上市、同质化竞争,甚至可以说是"窝里斗"现象,问题非常严重!结构非常不合理!市场风险非常大!二三十年了,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意识到品种问题的严重性。
   我记得在20年前,我们就提出“三改”:改观念,改树形,改品种。九几年到00年,也就是产业第一次高峰之后,曾引发一轮品种潮。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从国家层面也没有引起重视。我们现在90%以上苹果品种都是“洋品种”。在当时,传统的老果农、老观念、老市场,红富士还有发展空间,加之当时的消费环境,经济环境还不错,所以有产量就有收入,有质量就有高效益。而现在,一切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已在倒逼苹果产业进行质变。


三、中晚熟品种结构要调整,选择好品种遵循三原则
   种什么好,发展什么品种,怎么调整,要根据市场、根据气候、根据品种特性,进行区域化布局,差异化发展。也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牛......
   最近两年,关于红富士最优产区应该在海拔八九百米以上的提法很明确,而事实也在印证这一点。在全国大多数果区控制苹果面积发展,在下大气力调减面积的同时,陕西、甘肃、新疆等高山、高海拔区域却在大力发展苹果。
   非绝对优生区怎么办?避其锋芒,扬其特长。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农村网看到的,谢谢!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sell/97619.html
      重要提示:交易时请认准企业营业执照认证会员农富通会员,确保交易,以免受到损失!以上信息由会员{山东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发布,农村网不保证以上信息真实有效,请仔细甄别.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请联系我们.
同类供应信息
 
产品分类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