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留住“大寨谷” 传承老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5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7037
内容摘要:山西省阳高县友宰镇秋林村地处晋北六棱山下,背靠桑干河。曾经,这里山高坡陡,土壤贫瘠,日子苦得很。现在的秋林村天蓝水净,人

山西省阳高县友宰镇秋林村地处晋北六棱山下,背靠桑干河。曾经,这里山高坡陡,土壤贫瘠,日子苦得很。现在的秋林村天蓝水净,人杰地灵。

在阳高县友宰镇秋林村有一位村民,名叫路喜明,今年65岁,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担任村干部。当时,路喜明作为村里的顶梁柱,看着当地农作物产量低,乡亲们生活贫苦,心里很不是滋味。

“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的责任。”1976年,路喜明在昔阳县大寨村发现了“大寨谷”品种。秋林村与大寨村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经过亲自试验示范后,他发现“大寨谷”品种产量较高,制作的稀饭浓郁香甜,色泽金黄。“当时想,秋林村的乡亲们离过上好日子不远了。”

随后,路喜明开始带领当地村民广泛种植“大寨谷”,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种植面积达到高峰,近500余亩,当时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群众不再为温饱问题发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村里人不再满足于眼前务农的微薄收入,开始寻找新出路,秋林村青年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加上农村机械化种植水平落后,谷子品种更新速度快,当地农民更倾向于选择一些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谷子品种,“大寨谷”开始走下坡路,种植户越来越少。时至今日,村里坚持种植“大寨谷”的只剩下了路喜明。

有人问“有更高产量的谷子品种不选?”路喜明笑笑说,种植“大寨谷”已经无关眼前的利益得失,这些农家种的传承,已经成为了一种责任。

“‘大寨谷’抗瘠薄、抗旱、抗倒伏、抗病性强,亩产800—1200斤。脱皮后的大寨谷米可以制作稀饭、稠粥,也可以磨成面粉食用,制作馒头、凉粉,还可以油炸成米面果子,这一道道特色小吃也成为了大同美食的代表。”对于路喜明来说,“大寨谷”就像他养大的孩子,所有特性了如指掌。

46年坚守,路喜明始终守护着这份珍贵资源,让这颗曾经为当地人民带来希望的种子,穿越历史,永远留存。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留住“大寨谷” 传承老品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30215/8399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