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03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8222472
内容摘要:人勤春来早,眼下各地正积极推进农产品保供稳价,用科技赋能种子、农田、农机等要素,以产业振兴促农民增收,希望的田野上谱写着

人勤春来早,眼下各地正积极推进农产品保供稳价,用科技赋能种子、农田、农机等要素,以产业振兴促农民增收,希望的田野上谱写着农业强国建设新篇章。

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交织叠加、破纪录的北方秋汛和南方极端高温干旱接踵而至、国际市场剧烈波动和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的多重冲击,我国稳住了农业基本盘。2023年,做好“三农”工作,支撑保障全局大局的要求更高。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提出,协同推进产能提升和结构优化,协同推进成果巩固和农民增收,协同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农产品量足价稳

过去的一年,面对多重困难挑战,我国粮食实现了逆势夺丰收。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产量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当前,西南冬小麦进入拔节期、江淮即将返青、北方冬小麦仍在越冬,南方冬油菜正值越冬至抽薹期。今年,我国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将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提单产、提自给率,力争玉米示范田亩产提高100公斤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各地正做好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为下一季生产做足准备。

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是农业调结构的重点方向。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2022年大豆种植面积1.54亿亩,是1958年以来最高的年份,产量首次迈上2000万吨台阶,自给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油菜种植面积1.09亿亩,增加近400万亩,产量1553万吨,增产81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大豆油料自给率年年都要有所提高,今年将确保大豆油料面积稳定在3.5亿亩以上,力争再扩大大豆油料1000万亩以上。”

生猪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2022年,生猪生产实现稳定发展,猪肉产量5541万吨,比上年增长4.6%,为稳定物价作出突出贡献。截至2022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略高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限,生猪存栏连续8个月增长,猪肉产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但与往年同期不同的是,生猪价格持续回落,已低于养殖成本,部分养殖场出现亏损。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信息显示,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至6∶1之间,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

“今后一个时期,生猪行情走势价格波动频次、幅度都将降低。”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春节后进入猪肉消费淡季,猪价走低趋势明显,生猪养殖可能进入阶段性亏损。农业农村部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顺时顺势出栏肥猪,强化以能繁母猪为主的产能调控,稳定长效支持政策,保持生猪产能稳定在合理区间,避免生产大起大落。

良种良田筑根基

自主培育的“华西牛”通过国家审定、1亿亩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8300万亩、24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成功量产……建设农业强国的背后离不开生产要素持续发力。随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质量农田建设、农机装备创制等领域实现阶段性突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随着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核心种源和新品种培育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部分原创科技成果领跑世界,核心种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曾衍德表示,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一步,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系统集成,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农田是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推动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利于提高农田质量、产出能力、抗灾能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然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协调政策、资金、科技多方资源。2023年,我国将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如何规划建设好这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工作?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说,湖南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全省十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470万亩。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机制,吸引市场主体投资,投入标准提高到每亩3000元以上。同时,统筹建设项目投资任务,实现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上图入库“五统一”。今年将制定区域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打造100个有规模、有主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农机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今年将更大力度推进科技产业深度融合,让先进技术装备应用到生产一线。”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介绍,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将实施农机装备转型升级行动,新建“无人化”农场20个。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油菜生产机艺融合试点示范,完善机械化生产和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加快“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

产业扶农助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超过55%,每个脱贫县都培育了2个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近四分之三的脱贫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3278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59万人。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202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33元,实际增长4.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45,比2021年缩小0.05。

从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是场接力赛。如何衔接好二者,重点是握牢乡村产业这个“接力棒”。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司长许健民表示,要抓住就业帮扶和产业帮扶两个关键措施,支持和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勤劳致富,确保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经营净收入稳步提升。

随着乡村产业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春节前夕,在浙江湖州市南浔区一亩地生态农业园蚕豆大棚内,一群学生正在进行蚕豆采摘的研学活动。该生态农业园通过校企合作,研究试验春化蚕豆育苗技术及大田栽培技术,育苗成活率由原先的70%提升至95%,示范推广面积达300余亩,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增收。南浔区高新区以科技生态农业为主题,在部分农业经营主体中导入亲子研学,全域实现四季研学全覆盖,延伸乡村产业链,带动乡村共富。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土特产”文章。“我们的富硒茶叶品牌影响力在提升,销量不断增加。”江西省芦溪县江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青莲说。公司在4500余亩山地种植高山有机茶,富硒茶叶颇受市场欢迎。芦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学红介绍,依托土壤富硒富锌,当地大力发展稻米、蔬菜、茶叶、畜禽等硒锌产业,目前有26个产品通过富硒认证,88.6%的水稻达到富硒标准,新培育紫红贡米、武功稻香等7个绿色有机食品,新增富硒蛋鸡12.5万羽,还开工建设“万亩富硒富锌”产业园。

乡村振兴,必须让农民驶上致富路。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路伟告诉记者,重庆将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外联市场、内联农户,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近期,国家乡村振兴局等七部门印发了《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指南(试行)》。许健民说,今年将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统领,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加快补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短板。(记者 乔金亮 崔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30203/839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