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鱼鸟共生”又现青海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2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586
内容摘要:十年来,青海对裸鲤进行了多方位的科学保护,资源量增加到10.85万吨,比保护初期增长了42倍。如今,青海湖这颗高原蓝宝石呈现出

“十年来,青海对裸鲤进行了多方位的科学保护,资源量增加到10.85万吨,比保护初期增长了42倍。如今,青海湖这颗高原‘蓝宝石’呈现出鱼鸟翔集、碧水蓝天的生态美景。”近日,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祁洪芳说。

青海湖只有一种鱼类,就是青海湖裸鲤,也叫湟鱼。每年盛夏时节,成群结队的湟鱼沿着青海湖入湖河流逆流而上,到淡水河中产卵,形成了“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

湟鱼是青海湖生态链中的核心物种,仅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湖周支流。然而由于湟鱼生长慢,加之过度捕捞,2000年青海湖的裸鲤资源不足2000吨,湟鱼被列为濒危物种。这引起了青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青海省政府实施第四次全面封湖育鱼政策,和往年的封湖育鱼不同,这一次是“零捕捞”。

2002年8月,全省第一次裸鲤资源蕴藏量探测工作开始,技术人员采用水下声纳探测技术对青海湖渔业资源量进行监测。此后每年8月份,都会对全湖的裸鲤蕴藏量进行昼夜监测,每次的监测工作,团队成员吃住在船上,特别是要克服晕船带来的不适和海面上的大风大浪对探测工作带来的不利,这是一项艰辛而又富有挑战和风险的工作。2005年9月11日,青海湖渔业资源探测的第四年,这天夜里,突如其来4米多高的风浪将监测船从300多米外的抛锚地刮到海心山附近的暗礁上搁浅。祁洪芳心想,这回看来是回不去了,但她还是沉着地守护着仪器,在渔政人员的指挥下,冒着船随时下沉的危险,运送大家陆续上岸。

从2002年到今年,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探测工作已经开展了整整20个年头。这项工作的开展为准确探明青海湖裸鲤资源总量、为青海湖封湖育鱼效果评价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1年11月,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沿着青海湖360公里的水涯线,埋设了200余块标石,建立了湖泊拐点坐标系。此后,每年都对青海湖湖泊面积、海拔高程、湖水深度、容积以及湖水理化因子、湖泊生物、生产力、入湖资源量、裸鲤生活史、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搭建起较为翔实的青海湖裸鲤基础数据资料库。

“2000年,青海湖裸鲤不足2000吨,那时候鸟类10几万只,2021年裸鲤资源恢复至10.85万吨,鸟类数量达57万只。”祁红芳说,单从这一组数据上可以看出来,鱼多了,鸟才多了,“鱼鸟共生”的生态环境更加和谐了,这也就是一代又一代护鱼工作者坚守的意义。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鱼鸟共生”又现青海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1222/8379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