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让文明之风浸润乡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30  来源:中国农村网  浏览次数:8745
内容摘要:乡村之美,美在村容村貌,美在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也是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

乡村之美,美在村容村貌,美在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也是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为我国乡风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推动移风易俗,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乡村文明持续焕发新气象。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强化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擦亮乡风文明“底色”,塑造乡村振兴之“魂”。

要在推进移风易俗上寻突破。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乡村破除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虚荣攀比、封建迷信等陈风陋俗,倡导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让文明新风融入农村生产生活。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鼓励和发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积极推广文明积分、道德超市、红黑榜等做法,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文明行为、先进典型给予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切实形成人人抵制陋习、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

要在丰富文化生活上出实招。实现乡风文明,离不开文化生活的滋养。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文化礼堂、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乡村戏台等设施落地生根,让村民休闲健身有去处、文娱活动有场地。以农民群众需要为导向,大力开展歌曲舞蹈、器乐表演、诗歌朗诵、绘画书法等文化活动,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强化农民教育培训,积极探索定向培养、农民学校、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形式,不断充实农民群众的“脑袋”,为乡村振兴赋能。

要在建设长效机制上做文章。建设乡风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须常抓不懈。要引导各地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不断完善村规民约,使其更加通俗易懂,更易被群众接受,更具约束力。要与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整合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共同推进工作开展。建立健全组织协调、宣传教育、检查评比、激励约束等长效机制,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文明生沃野,新风沁心田。我们要努力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文化素养,提升村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底蕴,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让乡亲们满怀信心地奔赴更加美好的明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让文明之风浸润乡土”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1130/8370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