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农业发展受当地自然环境、土壤条件制约。一直以来,芳草湖农场干部职工自觉当好生态卫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荒漠林得到了有效保护,道路林、防护林、退耕还林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厚植荒漠绿林铺就发展底色
20世纪90年代,芳草湖农场周边流动沙丘面积达到2.8万亩,给当地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1994年,张国堂一家来到二连承包土地上的芳草湖农场。“春天风大,沙子像水一样钻进屋里!”张国堂回忆道。第二年,张国堂承包了30亩棉花,4月底棉花苗刚刚出苗,一场风沙后,棉苗被风沙齐刷刷打断,只能重播。
90年代末,芳草湖农场组织干部职工在沙丘栽种梭梭、红柳等。二连党支部书记刘长松在连队工作近30年,他对带领职工治沙的场景仍记忆犹新。“每年开春,头一件事就去沙包上栽梭梭和红柳。”刘长松说,为及时灌水保证植被成活率,车拉人挑浇灌梭梭苗。经过年复一年不间断栽种,如今2.8万亩流动沙丘已被绿色植被牢牢锁住。2000年以来,该农场通过人工种植梭梭、红柳,采取围栏封育自然恢复等措施,建设荒漠林15.27万亩。
2005年,芳草湖农场成立了护林队伍。杨胜兵是其中一员,他是退伍军人,也是共产党员。不论春夏秋冬,他都定期到片区巡护,密切注视林地里的一草一木。“干护林员18年了,对这片植被有了感情,谁要是损坏它,我可不愿意。”他说。
近年来,芳草湖农场在荒漠林修建了20个瞭望塔、16座视频监控室,通过人防加技防,为荒漠植被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目前,该农场15.27万亩隔壁滩上荒漠植被种类达到数十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攻坚克难,不折不扣地坚持好绿色发展道路。”芳草湖农场党委常委、副场长李斌说。
退耕还林助推农场经济振兴
近年来,芳草湖农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8年,芳草湖农场二十四连退出了低产田970亩,呼图壁县绿江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低产田的土壤特质,投资1500万元全部栽种香妃果。“香妃海棠抗干旱、抗盐碱,果园今年陆续挂果,经济效益比较可观,为农场经济发展增添了特色。”合作社负责人江旭升说。
2019年,呼图壁县天柏苗木合作社在芳草湖农场二连成立,合作社投资6000多万元,利用退耕还林土地,种植苗木1900亩,带动就业20余人,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截至目前,芳草湖农场累计退耕还林2万多亩。为发展好林木种植业,该农场持续加大苗木栽植标准、栽植方法、幼苗抚育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同时落实好苗木配水、用工等工作,实现群众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通过发展林木种植,实现了低产田的高效利用,也带动农场职工增收。我们将加强服务,让林业给职工带来更高的收益,为农场的生态环境作出更大贡献。”芳草湖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宋建新说。
道路防护林筑起生态屏障
多年来,芳草湖农场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总体要求,结合农场实际坚持“稳粮、优棉、兴畜牧、强特色”的工作思路,同时坚持经济、生态两手抓,建设道路农田防护林2.38万亩,为农场筑起了一道道绿色发展屏障。
目前,芳草湖农场共有县级道路林6400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有资质和经验的公司对农场道路林进行管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检查监管、跟踪问效作为做好防护林管护工作的主要抓手,实现了规范资源管理,促进了林木资源合理开发和有序利用。
“我们通过经常性检查验收,与效益挂钩,压实林木承包单位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群众打造绿色家园的积极性,切实做到前人栽树,后人管护。”该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宏琦说。
针对芳草湖农场36个连队的1.42万亩农田防护林,各连队积极鼓励职工进行义务管理,并把防护情况纳入职工年度考核。各连队合理调配水资源,让农业和林业相互促进,使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充分释放,为农业发展和农场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