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改造“大花园” 托管多产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7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94
内容摘要:从山东省沂南县城沿沂新公路向南出发,行驶约6公里处,路西南、北沿汶村东有一片水渠纵横交织、稻苗葱茏的稻田,田间成群的白鹭

山东省沂南县城沿沂新公路向南出发,行驶约6公里处,路西南、北沿汶村东有一片水渠纵横交织、稻苗葱茏的稻田,田间成群的白鹭嬉戏。人们在欣赏生态美景的同时,发出阵阵慨叹:昔日的“大花园”如今变成了助农增收的“兜底田”!

张庄镇南、北沿汶村二村相邻,两村土地总面积6040余亩,其中有耕地2820亩。由于是南出县城第一村,村南又架设汶河大桥等缘故,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沂南县城的“南大门”。多年前,由于距离县城近、进城务工方便,加上对杂草对农作物的影响认识不足等原因,南、北沿汶村的村民们习惯于任由麦田里的麦蒿疯长而不考虑小麦产量问题,清明过后金黄色麦蒿花开得漫无边际,被当地人戏称为“大花园”。

“还是因为对耕地产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前几年,我们村东这一带的耕地已经变成了‘林地与耕地相间、庄稼地与撂荒地混杂’的半荒芜地区。”北沿汶村的老会计尹继超痛惜地向笔者介绍说。

针对村情和耕地现状,张庄镇党委、政府结合遏制耕地“非农化”、控制“非粮化”等耕地保护和建设活动的开展,引导具备一定水源和水利设施条件的村庄采取“旱改水”等形式,在保护、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提升耕地粮食生产功能。

南、北沿汶村村东平原耕地位于汶河北岸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栽植水稻的习俗。两个村党支部经过开展历史与现状结合分析和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决定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对村东一直为旱地的耕地实施“旱改水”项目改造提升工程。

2021年8月份,村“两委”以合作社名义完成了上述区域1060户村民、960余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工作,按照“合作社申请+镇经管站审核批准+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项+县土发集团投资+金丰公社经营+群众土地入股(兜底)+粮食纯收益分红”的运作模式开展工作。农民土地入股后,县土发集团负责对该地块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金丰公社负责对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全程规模化种、管、收和经营。

“‘旱改水’和土地入托后,对我村来说好处有两个,一是彻底解决了多年来由于土地分散种植管理、种地不专心等形成的‘大花园’现象问题;二是农民有了土地入股‘兜底’收入、纯利润分成和进城务工防返贫的三重保障。”北沿汶村党支部书记尹作强兴奋地说。

谈到该镇耕地“旱改水”的打算和趋势时,分管该项工作的镇人武部部长刘炳钦满怀信心地说:“依托汶河水源充足的优势,目前,我们镇的大桥、石门亭、留田、惠家庄等沿河村庄已经谋划实施‘旱改水’‘兜底’项目工程。有理由相信,全镇将在近一至三年内走出一条适合该镇稳定和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升粮食产能,保障村集体和群众持续增收的农业生产特色新路。”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改造“大花园” 托管多产粮”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827/8331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