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黑木耳种植基地的大棚内,工人正忙着搬运菌棒、打孔、挂棒,里里外外一派繁忙景象。
东团堡乡黑木耳种植基地占地611亩,拥有334座种植大棚和167座晾晒棚,种植黑木耳规模达600余万棒,每年可产出干木耳320吨。
“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每年工资能拿到3万多元。从一个农村妇女到现在的技术工人,我特别知足。”家住东团堡乡袁家村的村民薛英正把一串串菌棒挂到大棚里。
“基地现有固定工人50多人,农忙时节达到350人左右。仅去年一年,我们园区生产用工就达3.52万人次,支付工资332.86万元。”基地经理王玉中介绍说。
紧挨着薛英工作大棚旁边,来自东团堡乡北梁家庄村的胡玉也在忙碌着。跟薛英不同的是,他除了每月有3000元的固定工资外,年底还会拿到分红和土地流转金。
“流转土地2亩多,每年每亩有600元的收入,还有1000多元的分红,这么算下来,家里去年在黑木耳产业方面有3.2万多元的进账。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胡玉原来是建档立卡户,“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仅2021年,基地就给东团堡乡19个村的2173户脱贫户分红100.2万元。
看着老乡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一直在该基地打工的东团堡乡杄树底村的村民邹利萍又有了新的想法:“黑木耳种植整个过程我从头到尾都了解,我们两口子想承包基地的大棚,自己干。”
基地负责人刘小犬对邹利萍的这种想法很认可,他表示:“对于黑木耳大棚分包到户的经营模式早有考虑。等涞源黑木耳产业发展成熟后,有能力的农户可以直接租用棚室,由基地派技术员免费指导,产品由龙头企业统一收购。”
近年来,涞源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2020年开始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目前,已建成了1个核心菌包厂、6个黑木耳产业种植基地、1000个大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村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该县6个乡镇76个村1万余人走上创收增收路。近日,在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黑木耳种植基地的大棚内,工人正忙着搬运菌棒、打孔、挂棒,里里外外一派繁忙景象。
东团堡乡黑木耳种植基地占地611亩,拥有334座种植大棚和167座晾晒棚,种植黑木耳规模达600余万棒,每年可产出干木耳320吨。
“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每年工资能拿到3万多元。从一个农村妇女到现在的技术工人,我特别知足。”家住东团堡乡袁家村的村民薛英正把一串串菌棒挂到大棚里。
“基地现有固定工人50多人,农忙时节达到350人左右。仅去年一年,我们园区生产用工就达3.52万人次,支付工资332.86万元。”基地经理王玉中介绍说。
紧挨着薛英工作大棚旁边,来自东团堡乡北梁家庄村的胡玉也在忙碌着。跟薛英不同的是,他除了每月有3000元的固定工资外,年底还会拿到分红和土地流转金。
“流转土地2亩多,每年每亩有600元的收入,还有1000多元的分红,这么算下来,家里去年在黑木耳产业方面有3.2万多元的进账。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胡玉原来是建档立卡户,“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仅2021年,基地就给东团堡乡19个村的2173户脱贫户分红100.2万元。
看着老乡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一直在该基地打工的东团堡乡杄树底村的村民邹利萍又有了新的想法:“黑木耳种植整个过程我从头到尾都了解,我们两口子想承包基地的大棚,自己干。”
基地负责人刘小犬对邹利萍的这种想法很认可,他表示:“对于黑木耳大棚分包到户的经营模式早有考虑。等涞源黑木耳产业发展成熟后,有能力的农户可以直接租用棚室,由基地派技术员免费指导,产品由龙头企业统一收购。”
近年来,涞源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2020年开始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目前,已建成了1个核心菌包厂、6个黑木耳产业种植基地、1000个大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村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该县6个乡镇76个村1万余人走上创收增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