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颗粒归仓 夏粮收购满目好“丰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12  来源:农视网  浏览次数:81032
内容摘要:随着全国夏粮主产区小麦大规模机收结束,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进入7月份,我国夏粮收购已全面展开,开启集中上市阶段

随着全国夏粮主产区小麦大规模机收结束,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进入7月份,我国夏粮收购已全面展开,开启集中上市阶段。记者了解到,今年夏粮收购总体呈现出进度快、质量好、价格稳、市场活的特点。

质优价稳

交易热情高涨

据统计,截至6月3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2934万吨,同比增加462万吨。目前,江苏收购进度已过70%,安徽湖北收购进度过半,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正集中大量上市。

可喜的是,今年夏粮收购还呈现质优价稳的特点。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的新麦质量安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小麦明显好于上年。从价格来看,目前主产区新麦收购均价每斤1.55元左右,同比高0.3元左右。市场方面,今年粮食贸易、加工、储备等企业采购意愿较强,入市积极、购销活跃。

高产高质的新麦得益于今年各地推广的一批优质品种。据了解,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近日审定通过的176个小麦新品种中,11个品种达到优质强筋标准,27个品种达到优质中强筋标准,3个品种达到优质弱筋标准。

“从6月6日开镰以来,河北小麦收获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截至6月24日,全省小麦大规模机收完毕。”河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河北省小麦总粒数、千粒重增加,质量明显好于往年,预计一等小麦占比超过80%。该负责人透露,河北新麦将大规模上市,市场粮源有保障。

油菜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在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中占有核心地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记者了解到,在产业政策鼓励下,今年油菜籽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成效方面,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全国收购油菜籽66万吨,同比增加32万吨;收购价格为3元~3.6元,同比高0.4元~0.9元。

准备充分

优化为农服务

夏粮收购进展平稳有序得益于充分的准备和有力的组织。今年,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多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会议、实地调研、作出批示,有的省份以省政府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各地粮食和储备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加强与财政、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金融机构等部门单位的协同联动。

为优化为农服务,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河南推广订单收购,今年种植优质专用小麦1628万亩,订单率超过90%;山东推出代储存、代烘干、代加工产后服务,减少粮食损耗;河北准备仓容160亿斤以上,落实收购资金220亿元,备案收购企业1200多家,培训人员3100多人,购置、维修、校核仪器设备5520台(套)。

“中化MAP在安徽设置了26个夏粮收购点,确保当天可卸粮,此外还提供预约收粮服务。目前,日均可收粮1万吨,已入库30多万吨新小麦。”中化现代农业MAP苏皖省区总经理彭江南告诉记者,在提供收粮服务的同时,新一季作物的种植指导也在进行中,江苏水稻插秧已全面结束,皖北地区玉米也进入拔节期。

此外,中粮准备了充足的库点仓容,优化现场服务,做到“仓等粮、钱等粮、人等粮、车等粮”,应收尽收、优质优价;中储粮直属企业运用“惠三农”等小程序,在线上设立售粮数字平台、线下开辟入库专用通道,减少售粮农民等候和排队时间。

胸中有策

把住收购主动权

在日前召开的夏粮收购工作督导调度视频会议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丛亮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加强收购进展跟踪调度,密切关注粮食市场形势,加强分析研判,强化应对举措,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策、应对有方,牢牢把住夏粮收购工作的主动权。

为农服务方面,要主动对接农民售粮需求,优化收购流程,提升现场服务,让农民卖放心粮、舒心粮;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推广“互联网+收购”,引导农民有序售粮。

针对当前汛期来临、阴雨天气较多等情况,丛亮强调,要加强农民和经纪人庭院储粮技术指导,避免出现霉粮坏粮;指导企业采取有力举措提高安全生产和安全储粮水平,确保安全度夏。

“要进一步强化市场监测预警,紧盯关键环节,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稳定市场粮源供应,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丛亮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颗粒归仓 夏粮收购满目好“丰光””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712/8308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