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西南煤海”变身绿色之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5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888
内容摘要:时值夏季,凉都大地绿意幽幽,处处生机盎然。曾经被称为西南煤海的贵州省六盘水市,近年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

时值夏季,凉都大地绿意幽幽,处处生机盎然。

曾经被称为“西南煤海”的贵州省六盘水市,近年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新型经营主体蓬勃涌现,质量品牌效益逐步提升,为这片广袤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从贵州省会贵阳出发,沿着高速公路行驶不到两个小时,就来到了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境内。

入夏的六枝茶园,已经鲜见繁忙采茶者的身影,但茶企加工车间却仍是一片忙碌。作为贵州43个重点茶叶种植县之一,这些年六枝特区坚持做大做强茶产业,全区茶园总面积累计达14.58万亩,建设了规模化、标准化茶叶加工厂17个。通过茶企带动务工3.8万人次,直接带动茶农人均增收3400元。

一片茶叶何以成为“金叶”?在同现场的茶叶专家、企业负责人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交流后,答案便浮出水面:坚持高品质。

为保证茶叶品质,让消费者喝上一杯“干净茶”,当地对标准茶园建设、品质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清洁化加工等环节采取严格措施,构筑起一张巨大的质量防护网。

与此同时,六枝特区积极申请使用“贵州绿茶”品牌,配合六盘水市打造区域品牌“水城春”,构建“省级公共品牌+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加快创建省级茶叶出口示范区。

闻着茶叶的清香,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观光休闲旅游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六枝农民端上“旅游碗”、吃上“产业饭”、过上好日子。

六枝特区的成功实践折射的是六盘水发展茶产业的路径选择。为加快现代化基地建设,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六盘水逐年推进茶叶“万元田”建设,力争到2024年全市建成每亩春茶产值在8000元以上、夏秋茶产值在2000元以上的茶叶“万元田”5万亩,实现综合产值7.5亿元以上,带动全市茶叶产业综合产值25亿元以上,真正把产业做成生态,把产量做成产值,把产值做成效益。

“不好意思,因为去市里和一家房开商谈生鲜超市的事情,所以回来晚了。”一见面,六枝特区月亮河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仕龙向记者解释道。

这个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省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诸多荣誉的种粮大户,却要去城里开超市,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把村里的优质农产品快速送到市民的餐桌,让城里人吃到最新鲜、最安全的农副产品,还能便宜很多,这就是我要在市区开设生鲜超市的初衷。”韦仕龙笑着解释。

作为土生土长的月亮河人,青年时代的韦仕龙曾经怀揣走出大山的梦想,成了一名大型国有企业首钢水钢炼钢厂的技术人员。2006年,人到中年的韦仕龙突然对家乡的月亮河红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打算用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模式来推动红米产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营养丰富、安全健康的有机产品需求会越来越高,市场前景会非常广阔。同时我也想证明,在农村也是会有出息的、有出路的。”韦仕龙说。

经过一年多的考察调研,2008年,韦仕龙组织同村的5人一起成立六枝特区月亮河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并确定了“有机红稻种植-有机红米加工-有机米酒酿造-有机牛(猪)养殖-有机肥加工-有机红稻种植”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启了寻求有机循环农业发展、带领当地百姓致富的创业之路。

重新回到土地上的韦仕龙有想不完的点子、使不完的劲儿。3年时间,合作社顺利通过有机认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经建成了3000亩有机水稻种植基地、3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100亩蔬菜种植基地,新建了大米加工厂、腊肉加工厂、生猪养殖场,目前正在筹备米酒作坊的生产建设,初步形成了有机循环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探索,韦仕龙对农业现代化有着更深的思考。他表示,要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尤其要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种养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目前,我们重点要推进土地宜机化整理,不管是排灌系统,还是交通等各种基础设施,最终都是落在土地整理上……”

20世纪60年代,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数十万人马奔赴六盘水,在“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的艰苦条件下,在乌蒙腹地建起“西南煤海”。“三线建设”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大山,让曾经的不毛之地迎来发展新机。

当改革开放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六盘水一部分当地人靠着“吃煤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能力者更是跳出“农门”当起了“煤老板”。但还有更多在“山”上的老百姓,辛苦劳作一年仅够糊口,离土离乡、进厂进城成为无奈之选。

转变,起源于2014年一场“统分结合”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

距离六盘水中心市区东南方向50多公里的水城县(现水城区)米箩镇群山环绕,沿着盘山公路行驶而上,云雾之下绿水青山的美景映入眼帘。然而长期以来,这些美景一直是“沉睡”的资源。

丰富的生态资源何以长期“沉睡”?时任六盘水的党政领导一致认为是产业结构偏重导致城乡和工农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得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2014年之前,六盘水的农业产业在全省排倒数第一,农村贫困人口达50.99万人,贫困发生率19.55%。

为解决这一“痼疾”,六盘水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的“三线”精神,蹚出了一条山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三变”改革。

2014年,米箩镇农民李如明将自家3亩土地流转给园区负责种植猕猴桃的龙头企业,自己也进入园区务工。让李如明没想到的是,按照园区“固定分红收益分红”的利益联结模式,他不仅可以拿到每个月3500元的工资,还能拿到逐年递增的分红。“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儿上还能当上工人和股东。”李如明说。

在六盘水,像李如明这样拥有“股东”和“工人”双重身份的村民还有很多。通过实施“三变”改革,六盘水构建起了村集体、农民、经营主体“三位一体”及“产业联体”“股份连心”的农业经营新体系,激活了“沉睡”的自然资源。

入驻米箩镇的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农村“三变”改革的实践者和受益者。2012年开始,公司入驻俄戛村,从事有机猕猴桃种植和销售,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万亩猕猴桃产业园,推行农村“三变”改革当年,公司产值400多万元,农民分红100多万元。

“农民才是土地真正的主人,企业和农民形成共生共荣的利益机制,才能真正盘活农村经济,才能实现双赢。”公司总经理胡君说,自从推行“三变”改革后,农民的土地不仅可以流转给公司,还能到基地打工,离家又近,不用外出打工就能挣钱,这让当地许多村民都看好猕猴桃的种植。

“三变”改革的着力点虽然在农民,但是在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它也为六盘水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切入点。六盘水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作为出发点,加快构建山地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以猕猴桃“吨产园”、刺梨“千斤园”、茶叶“万元田”为抓手,巩固提升特色优势种植业,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在六盘水特色农业产业中,猕猴桃、茶叶和刺梨被称为“凉都三宝”。截至目前,当地猕猴桃、茶叶、刺梨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0.08万亩、31.51万亩和117.56万亩。

来六盘水,看猕猴桃产业,“毛果果”变成“富果果”;看刺梨产业,“野果果”变“金果果”;看茶叶产业,“绿叶子”变成“红票子”,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真正让这个“西南煤海”的黑色之城变成了满山金翠的绿色之都。

“凉都三宝”的产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当地党委政府矢志不渝的高位推动、农民的积极参与外,社会资本、技术和市场的经营主体的介入,不仅解决了生产端的问题,更破解了品牌打造和市场端的瓶颈,也正是因为有经营主体深耕产业发展、深挖产业潜力,才带来了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可持续。

胡君认为,作为“新农人”,在猕猴桃产业从“大”到“强”的路上,必须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开辟新的发展境界。“具体来说,就是要面向市场做农业,使我们的猕猴桃实现标准化生产,依托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散户等主体将六盘水猕猴桃种植技术标准落到实处,让我们的猕猴桃品质更优,成为市场上的‘俏销品’。”胡君说。

2014年10月,由六盘水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发起,与水城区宏兴绿色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六枝特区强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起联合六盘水市内规模较大的19家民营企业,成立六盘水凉都猕猴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鲜果销售和精深加工,从而加快鲜果价值的转换。

“公司以全市近21万亩红心猕猴桃鲜果为基础,精深加工5大类30余种产品。”六盘水凉都猕猴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辉介绍,目前,公司直控优质猕猴桃基地29个,总规模8000余亩,基本涵盖了水城区、六枝特区和钟山区千亩以上的大型种植基地。

“推进乡村振兴,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坚持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等核心要素,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三个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胡兴建的一番话,道出了六盘水三农的发展路径。

采访结束,细雨霏霏,采访中六盘水乡野的一幅幅画面仍不停地在眼前浮现:硕果满枝的猕猴桃、绿浪翻涌的茶园、漫天遍野刺梨花、紧张繁忙加工车间……丰收笑脸犹在眼前,萦绕耳畔的是产业发展带来的欢声笑语。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西南煤海”变身绿色之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705/830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