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油桃种植“集团作战”强村富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88
内容摘要:下了沈海高速莱西院上出口,行车五分钟,就来到了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王家庄村,这里是胶东地区远近闻名的早熟油桃生产基地,也是

下了沈海高速莱西院上出口,行车五分钟,就来到了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王家庄村,这里是胶东地区远近闻名的“早熟油桃”生产基地,也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所在地。

“看到那片大棚了吗,里面的早熟油桃落果期从清明前到端午,这个时候差不多最后一批该落果了。”顺着村口延伸向田间的柏油路,莱西市农业农村局果茶花卉技术推广科科长崔明灼手指向东南方向说。

农历五月的风吹在脸上暖意融融,油桃棚外客商的大货车堵到了村头,油桃棚里村民们七手八脚忙着落果,顺着村口举目望去,满眼的设施果树大棚,过去的那种土墙老棚已难见踪影。

发展好村集体经济一直都是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依托,沿着“莱西经验”指引的方向,1997年,时任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的陈绍伟率领全村党员干部远赴东北学习大棚种植技术。

“那时候种大棚在俺庄上还是新鲜事,更别提在大棚里种果树了,何况还是没听说过的水果。”莱西市院上镇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薛功说,当年为了打消村民们内心的顾虑,陈绍伟率先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凑了十几万元建了18个土棚。

“那时人们没见过油桃,因为果子表面没毛,都误以为是新品种的李子,加之上市早,1斤最贵卖过70元,第二年大棚就回本了。”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薛功难掩激动之情。

大棚里种出高价油桃的消息很快便不胫而走,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学习种植技术,王家庄更是兴起了种植大棚油桃的热潮。

随着大棚建设工艺不断改进的还有大棚的管理技术,从过去单靠村民凭经验感知棚内温湿度变化到如今数字化温湿度自动控制调节。“传感器测到光照不足大棚会自动拉起遮阳帘补充阳光,通风、温度也一样,这样的棚乡亲们不用一天到晚守着了。”薛功指着大棚里的控制设备传感器说道。

本以为可以在“大棚油桃”这条致富路上一直走下去的王家庄,前几年却遇到了发展瓶颈——油桃品质逐年下降。“种的年数多了,土地肥力跟不上,乡亲们就追化肥,刚开始还行,过两年土壤就板结了。”薛功无奈摇头。

“为了解决果树设施栽培难题和提高关键种植技术,市里邀请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深入王家庄的果树大棚,给出了改换有机肥、生物质菌肥的建议。”崔明灼介绍。

开对药方子,拔掉病根子。第二年大棚油桃的品质就上来了,往后几年逐年向好,价格也连年上涨,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更是认准了这条有机种植道路。

为了让设施果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路上致富一方的规模化、品牌化、技术化主导产业,莱西将分散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政府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按项目建设和发展区域集中投入、统筹使用,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告别了农户单打独斗,王家庄油桃迎来了“集团作战”时代。目前,村庄已发展各类油桃设施大棚500余个,形成了以王家庄为中心辐射周边30多个村庄的大棚油桃主产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油桃种植“集团作战”强村富民”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611/8294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