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蔬菜都是今天早上刚从这里送往市区各个网点的,非常新鲜,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延庆本地生菜5颗装8元,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这是近期北京市延庆区联合相关企业通过网络销售本地新鲜蔬菜的景象,延庆区近期通过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以及物流企业的合作联动,让蔬菜从农民“地头”直达市民“餐桌”。
自5月下旬以来,延庆区本地种植的约1000亩陆地生菜开始进入大批量采摘期,为了能拓宽菜农卖菜渠道,增加销量卖个好价钱,延庆区迅速反应,动员全区各部门、各单位想方设法帮助农民拓宽蔬菜销售渠道。目前,这一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生菜丰收却让农民喜忧参半
延庆区地处北京市最西北端,气候冬冷夏凉,相比京郊其他区,具有种植夏季冷凉蔬菜的独特气候优势,全区常年种植蔬菜面积2.2万亩,其中陆地1.5万亩,设施大棚7000亩。
“每年7-9月,北京和全国部分地区高温多雨、蔬菜病虫害高发,也是蔬菜市场的淡季。而延庆区生产的圆白菜、生菜、菜花等越夏蔬菜,集中在6-7月和9-10月上市,刚好可以弥补北京蔬菜市场供应不足,这个优势也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延庆区农业农村局产品流通科科长张亮告诉记者。
据介绍,由于今年延庆生菜定植期比往年早一些,提前到4月初,因此在5月下旬就迎来了大批量上市,生菜长势良好,每亩平均产量1.5吨。
然而,提前丰收的生菜却让菜农喜忧参半。“往年大都是外地商贩开车来收购,今年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外地货车进京不方便,不少蔬菜合作社急需拓展销售渠道。”延庆区一家蔬菜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着当地生菜陆续成熟,越来越多的合作社面临销售压力。为摸清底数,延庆区农业农村局采取每7天一轮数据统计,并随时了解库存鲜菜数量,及时汇总销售需求。
群策群力推动蔬菜销售
农时不等人。一边是抓实疫情防控不能松懈,一边是丰收的生菜亟待运输售卖,两难问题考验着延庆区相关部门行政治理能力。破解两难,唯有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为及时帮助菜农将新鲜蔬菜销售出去,延庆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农业农村局牵头,小组成员包括区发改委、商务局、文旅局、市场监督局等政府部门,还有绿富隆这样的国企,明确各单位分工。”延庆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潘蕾告诉记者。
共下一盘棋,各使各的招,一场蔬菜销售攻坚战在延庆悄然打响。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区商务局负责迅速联络对接全市各大商超;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统筹各个乡镇的蔬菜种植情况;区属国企绿富隆公司积极联系延庆各大酒店……所有举措只有一个目标:尽快帮助农民把蔬菜卖出去!
“延庆还成立工作专班,区领导挂帅,每天都是开一到两次调度会,同时也建立了协调机制,全区总动员。”潘蕾介绍。
为了压实乡镇主体责任,延庆区还出台政策,对区域内乡镇生菜采购销售进行直补,每斤两毛钱。“比如有的乡镇为了吸引商超采购,可以把这笔钱补贴给对方。如果乡镇有自己的渠道解决,就可以把补贴留下统筹使用。我们用这种方式来调动乡镇的积极性。”潘蕾解释。
蔬菜销售保持良好进度
这几日,每天凌晨4点左右,永宁镇孔化营村北京绿田园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就忙碌起来,菜农来回穿梭田间,把采收好的生菜,按照要求码放整齐。这些产自延庆的新鲜蔬菜将在24小时内,摆上物美超市遍布全市各个门店的货架,市民将品尝到来自生态涵养区的“放心菜”。
“从5月28日开始,物美超市就来我们这里采收运输,以第一天5吨,后续每天10余吨的菜量,连续运输15至20天,直至合作社种植的500余亩生菜全部售完。”合作社负责人表示。
从农民的“菜园子”到市民的“菜篮子”,打通终端是关键一环。为此,延庆区商务局想方设法畅通蔬菜销售渠道。“一是积极协调物美集团、京东集团、沃尔玛、新发地(蔬菜大王)、长城内外等大型连锁超市、批发市场、电商平台以及邮政公司对接洽谈采购事宜。二是积极与市商务局以及昌平、大兴、石景山等各区商务局沟通情况,多平台、多路径寻找销售渠道。三是协调市商务局,帮助疏通蔬菜销售渠道,办理车辆相关手续。”延庆区商务局副局长田淑芳介绍。
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延庆还明确了最低收购价,让菜农吃上了定心丸。“自家蔬菜能走进全市大超市,卖价也满意,我们干劲十足!”对于不少蔬菜合作社的菜农来说,虽然每天天蒙蒙亮就已经开始忙碌,但看着丰收的蔬菜被顺利卖出去,菜农们的喜悦发自心底。
实干见实效。来自延庆区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全区销售各类蔬菜859.37吨,其中生菜757.84吨。全区蔬菜销售保持良好进度,达到预期效果。
不过,随着后续延庆区蔬菜不间断上市,全区还会有大批量蔬菜待销。“仅靠延庆区自身力量肯定消化不了这么大体量的蔬菜,区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已经跟市局做了对接,下一步将通过全市的力量来一起推动蔬菜销售。”潘蕾表示。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局日前已召开专门调度会,了解各区农业生产主体存在的困难,后续将出台有关帮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