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拾”来千吨小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17  浏览次数:8923
内容摘要:站在汾河河坝上放眼望去,一株株绿油油的麦苗正舒展着沉睡了一冬的懒腰。它们像风雪中走来的使者,点缀着春天。你看那一片麦苗,

站在汾河河坝上放眼望去,一株株绿油油的麦苗正舒展着沉睡了一冬的懒腰。它们像风雪中走来的使者,点缀着春天。

“你看那一片麦苗,郁郁葱葱的,叶片更绿一些,一定是极晚播小麦。”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曹建明手指着麦田,感慨地说,“这都是‘拾’来的庄稼啊!”

庄稼怎么是“拾”来的呢?

2021年9月下旬开始,运城连续多日大范围强降水,10月上旬汾河河津段发生严重洪涝,汾河两岸农田一片汪洋。

“那时地里积水已经超过60厘米。”当时,曹建明放心不下地里即将收割的玉米,一路飞奔到地里。“积水这么深,排水要排到什么时候?玉米收不了,小麦就种不了。”曹建明心里一紧,但随即又松口气,心里默默盘算着“藏粮于技”的技术估计要派上用场了。

曹建明想的“技”是极晚播小麦冬季全膜覆盖技术,早在前几年就进行过小面积试验示范,已成为一项成熟技术,主要是利用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延长小麦在冬前和早春的生长时间,使极晚播小麦在冬季完成萌发、出苗甚至分蘖等。

极晚播小麦是指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这一阶段播种的小麦。通常这一阶段不能再播种小麦,尤其是进入12月上旬,土壤已接近封冻,极低的气温已不足以让小麦种子萌发。

正如曹建明所料,虽然各村都在全力组织排水,但是直到11月下旬,河津市仍有2万余亩小麦迟迟没能播种。

“这个时候还能不能播种?就算播种了,产量如何?”农民们对此心存疑虑,不少人打消了种麦子的念头。

“种子免费,地膜免费,整地旋耕免费,播种作业费用全免。”河津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抽调包括曹建明在内的20余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宣传补贴政策、讲授种植技术,让更多的农民尝试极晚播小麦冬季全膜覆盖技术。

“你没见去年我们地里有多热闹。”曹建明说,从11月下旬开始铺地膜,大家3人一组,一人在正前方拿着一卷地膜往前推,地膜左右两边两人拿着铁锹压土。有的家庭人手不够,全村就发动起来,一起帮忙。到了12月18日,全市各村地膜全部铺盖完成。“地膜盖上后,各村要派专人进行巡回管控,防大风揭膜。”曹建明打开手机微信,有乡镇农民技术人员、种植户等组成的微信群。

地膜什么时候揭最合适?过迟,会烧苗,还会造成小麦营养生长过旺,揭膜后出现“冻害”;过早,不能充分发挥地膜增温保墒作用,小麦在早春生长的时间相应缩短,达不到理想的增产效果。

为了取得最科学的数据,曹建明和同事在黄村、西梁各设立了一个观测点,对地温、墒情及苗情动态进行监测,为不同生长阶段的极晚播小麦提供理论依据。看着透明的地膜下,一株株麦苗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曹建明心里踏实多了:“这一季小麦算是抓住了!”

今年2月10日开始,随着气温回升,河津市迎来多日的晴朗、无风天气,河津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农民对地膜小麦进行揭膜及揭膜后的管理。揭开地膜的一株株麦苗,已经显出青翠的身姿。

“今年我们尝试了极晚播小麦冬季全膜覆盖技术,按照目前的长势,一亩地保守估计能增产100公斤,一万亩地就是100万公斤。这千吨粮食可不就是‘拾’回来的吗?”曹建明笑言。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17日 01版)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拾”来千吨小麦”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317/8251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