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方兴未艾,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发力点,但也面临新挑战。如何让优质农产品获得更多消费者青睐?如何利用电商直播助力销售?物流如何又快又实惠?各地在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电商效能、完善物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广阔乡村架设了农产品流通新平台,拓宽了农民增收路径,激活了乡村振兴潜能。
擦亮产品品牌
打造品质标准
市场上的农产品五花八门,同一种类产品还有产地、品质等差异,如何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青睐?这离不开品牌的打造。叫响名号,形成品牌影响力,才能助力好产品成为好商品。福建六鳌红薯、山东烟台苹果、湖北洪湖莲藕……时间淘洗出的农产品品牌,在搭载农村电商这趟快车时,更容易拔得头筹。
有了品牌并非一劳永逸,如何维护品牌,持续获得消费者认可,还需要很多努力和探索。
于殿红是黑龙江省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陆家村村民,几年前开始在网上卖自家产的大米,常常遇到消费者提问“怎么证明你卖的米是五常大米?”于殿红只好把身份证拍照给人看。好东西还愁卖,让不少农民既困惑又无奈。
转机很快出现。2015年,五常市设立了五常臻米网,对全市大米品牌产品进行公示,并以农业物联网为依托,建成“确地、确种子、确投入品、稻米三重检测”的水稻溯源防伪系统。
据介绍,五常市对良种繁育、育苗插秧、收割仓储到加工销售的27个流程99道工序逐一细化,制定并推广了五常大米种子、种植、投入品等8个方面的地方标准。
“达到标准才能进入加工溯源体系,才能使用五常大米溯源防伪标识和二维码。”于殿红说,“网上一搜,就知道咱家是五常的。袋上一扫,哪个村、谁的田、啥品种、检测报告,一目了然。有这一网一码,销量翻了不止一番。”
“2016年,市政府还开设线上“五常大米”自营旗舰店,集合本地合作社、米企产品,统一推广运营,共同使用“五常大米”公共品牌。”五常市商务局副局长关宝砚介绍,各部门还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大米节等展销会,线上线下结合提升品牌影响力。
品牌化让农村电商驶入快车道,无论是擦亮旧品牌,还是塑造新品牌,提升品质是关键。不断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将有利于擦亮地方特色农产品招牌,进而引领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村电商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直播促进带货
电商打开销路
如今,“销农货,找电商”成为许多农民的共识,但具体如何“触网”不少人并不在行。老乡最了解自家产品,但不擅长网络营销;主播们懂网络,但对田间地头的活计并不内行。如何发挥各自优势,让农产品“种得好”也“卖得火”?
去年,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乔甸镇李捷村,获得石榴丰收的村民李本斌一开始想继续通过传统渠道销售,“但问了好几家采购商,最高收购价才开到1.8元一斤。”他想起曾在别家的石榴地里看到的“果农爸爸”直播团队,几个年轻人在田里对着手机卖力吆喝,“石榴现摘现发,不吐籽味道甜!”
于是,李本斌拉着石榴来到镇上的云南果农爸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家的石榴品相好、个头大,公司负责人袁晓薇说:“这样的石榴适合走电商渠道,做精品零售。”两人一拍即合,按照2.2元一斤的价格,李本斌的80多吨石榴陆续拉到了电商仓库。
袁晓薇从事农村电商行业已有4年。2018年,她辞职回乡,和几个姐妹一起创业,在网上卖当地特色蔬果。她们下到田里,向农民学习,记录、展示农产品的种植、采摘、打包、发货等环节,既卖了货,也增加了人们对当地农业的了解。如今,30多种云南果蔬经过她的网上店铺销往全国各地。袁晓薇还和村里的年轻人分享直播经验,带他们参与电商运营。
近年来,宾川县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做主播、帮带货。截至2021年底,累计培植电子商务企业78户,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2990个,微商3000余人,上线销售农特产品突破百种,农产品上行交易日趋活跃,全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09亿元。
让农民从“会种”到“会卖”,让农村电商从业者从“懂卖”到“懂种”,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对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促进农产品进城具有积极意义。
补齐物流短板
加速鲜货出山
对于新鲜蔬果等时令性强、保质期短的鲜货来说,物流“最初一公里”的迅速和通畅至关重要。湖北省秭归县高山陡坡之间的脐橙园里,田间轨道运输车为鲜货“出山”提供了新探索。
轻触按钮,公路边的电动轨道车缓缓降到坡下的果园。车一到,采摘工人将一箱箱脐橙快速码好,再摁按钮,几分钟内,千斤重的脐橙顺着轨道就上了山。“我们基地每年产脐橙50万斤,过去转运费每斤是1角2分钱,现在只要5分钱,总共能省3.5万元!”丰悦脐橙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刘国华欣喜地说。
刘国华的脐橙基地位于秭归县郭家坝镇烟灯堡村,这里山高坡陡、不宜耕作,却是脐橙生长的沃土,“以前交通设施落后,运送橙子只能靠肩挑背扛,现在方便了!”
2019年,当地通过搭建电网对动力设备电气化升级改造,在果园和公路之间架起了两条总长250米的电动轨道,“人工背一趟橙子上下山要20分钟,现在只需4分钟左右就可以将橙子运到公路边。”刘国华说,“还不用担心人工运输的安全隐患,省时也省心了。”
在秭归,这样的田间轨道运输车有588条,总长11.93万米,它们将4万多亩地里产出的脐橙从山坡运到公路旁,完成了脐橙“出山”的第一步。
出山后,紧接着要快速出村。县里将县内快递公司、电商企业、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等调动起来,建设了“多业融合、多点合一”的村级物流服务体系。秭归县科技经信局电商办负责人刘浩天说,“秭归脐橙产业形成了果农种得好、物流跟得上、产品卖得好的良性循环。”
农产品出城,物流是重要一环。补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地区流通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打通从田间到餐桌、从枝头到工厂的道路,助力农村电商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