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中国节能:变废为“暖” 多“能”降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2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932
内容摘要:不烧煤,不烧油,不烧气,提取江河湖海中的热量为居民供暖,焚烧生活垃圾产出绿色电力供暖季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全力以

不烧煤,不烧油,不烧气,提取江河湖海中的热量为居民供暖,焚烧生活垃圾产出绿色电力……供暖季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全力以赴扛起绿色能源保供责任,把最绿色、最环保的清洁热源送到百万居民家中,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截至目前,供能面积达2350余万平方米,绿色发电量超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19%。

“作为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节能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排头兵”作用,切实把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成果转化为‘保供保民生’的强大动力,全力以赴扛起绿色能源保供责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说。

今年冬天,青岛市金茂湾小区供热的第一感受就是温暖。与其他地方供暖不同的是,小区的供热热源来自一公里外的团岛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变成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中节能海蓝恒源新能源中心,经过水源热泵主机,提取中水中的热量,再转送到居民家中。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节能系统性地提出区域能源发展模式与城市建筑低碳解决方案。以青岛为例,利用区域内的污水、海水、生物质能等污废潜藏和可再生能源,通过污水源热泵技术、海水源热泵技术、生物质锅炉技术并结合峰谷分时水蓄能技术,实现区域能源供应,取得了可再生能源区域供能规模化应用的突破性进展,为青岛地区新能源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截至目前,供热面积达115万平米,总规划供能面积约1200万平米。

“栖霞是闻名遐迩的苹果之乡,但当地每年都会有大量被修剪掉的苹果枝条需要处置。”栖霞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负责人尤玉伦介绍,中国节能因地制宜建立生物质发电项目,将废置的枝条从农户手中收购过来,用于燃烧发电,再抽取蒸汽加压后送入城区管网,供热达226.8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10.72万平方米。

作为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节能近年来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系统性地提出区域能源发展模式与城市建筑低碳解决方案,为河南郑州、山东栖霞、湖南长沙等多个城市提供新建小区的区域建筑冷暖供应和老旧小区的供能改造服务。

据了解,今年10月份以来,企业在区域能源供应方面累计供热面积达1938万平方米,今冬明春供热总量预计可达558万吉焦。

中国节能下属中国环保石家庄公司自行建设、运营、管理全长约10公里的供气管道,供气面积覆盖10万多平方米,每年供气50多万吨,替代了各企业自备的燃煤小锅炉,为园区(全称)33家企业提供工业用汽。

无独有偶,在山东临沂固体废弃物生态循环产业园,处理生活垃圾所产生的余热在保障园区各单元供暖使用的同时,为80多家板材企业供能,替代了130多台燃煤小锅炉,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4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万多吨。

保供以来,中国节能主动担当、绿色供汽,所属项目累计供汽55.3万吨,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经济平稳运行作出积极贡献。

绿色电力,保万家灯火。为进一步做好能源保供工作,中国节能多渠道提升电力供应能力,在全力保障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多发满发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2021年11月2日,集团所属河南嵩县石场村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11月15日,集团下属昌乐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实现首次并网发电。

中国节能甘肃马鬃山第二风电场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每年可向电网输送“绿电”约6.6亿千瓦时。

通过数字化管理,中国节能有效提升了绿色能源供给侧的效率。依托“能源互联网平台”构建中节能智慧运维体系,开拓能源互联网模式,构建大数据共享、协同联动一体化管控,使电站实现“本部—区域—电站”多级管理模式,电站运维效率提升50%、日发电量提升约6%。应用能源互联网平台精准发力,有效保障企业及居民用电。

为保障新投运项目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中国节能通过重点开展“提质增效帮扶工作”,建立起本部定点帮扶,大区区域帮扶的帮扶机制,通过“新老项目生产值轮换”,成立“新项目调试帮扶专班”等具体方式,使新投运项目实现建运平稳过渡,提高设备作业率,全力保障机组应开尽开,多发满发,累计供电8.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4%。

中国节能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中国节能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总量纷纷达到新的峰值,仅风电的日均发电量就同比增长了70%,供能成效十分显著。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国节能:变废为“暖” 多“能”降碳”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226/8240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