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积极探索珍贵黑土地资源保护措施,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深入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勤劳的建三江人用智慧和汗水在实践形成的“三江模式”成为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模式,在各地广泛推广,成为让黑土地永葆生机的重要“法宝”。
保护性耕作补“能量”
端牢“中国饭碗”,肥沃的黑土地不可或缺。如何让长期透支的黑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建三江分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秋收时,收割机都配齐抛撒器,直接把秸秆粉碎成10厘米左右还田,再进行20—22厘米的深翻作业,翻地施尿素加速秸秆腐烂速度,补充秸秆腐烂过程中消耗的氮素。同时,分公司积极推广翻后旋,旋深16—18厘米,做到扣垡严密、深浅一致、不重不露、不留生格,将秸秆埋入地下深度10厘米以上,待春季泡田前先进行旱整地,垡片泡透后进行水整地。”据建三江分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李国俊介绍,这种采取秋季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春季泡田搅浆整地的作业方式叫做秋季翻埋模式,结合测土配方、侧深施肥、有机肥替代等措施,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品质,在三江地区效果明显。
在旱田方面,分公司采取收割过程中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大豆浅翻深松、玉米深翻深埋的秸秆碎混模式进行保护性耕作。在去年秋收后,八五九农场对旱田进行秋起垄作业,通过深松起垄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提高雨雪的渗透能力。经过对比分析,通过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由原来的2.94%提升到3.35%。
2021年,分公司秸秆综合利用达100%,其中秸秆全量还田95%以上;“黑色越冬”100%,其中主干道沿线秋收后全部进行翻后旋,旱田翻深35厘米,水田翻深20厘米左右。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34.2亿斤,水稻单产创造了1536斤的最好纪录。这种保护性耕作方式被称为“三江模式”,列入《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主推技术之一。
量质并重用养结合
耕地质量事关粮食产能,建三江分公司牢固树立量质并重和用养结合理念,坚持农机、农艺、工程、生物融合,深入实施“六个替代”等措施,打出了保护黑土地的“组合拳”。
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地变瘦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分公司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0亿元完成三江平原灌区田间配套和灌区骨干工程建设任务,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覆盖面积700万亩,其中新增江水灌溉面积360万亩;投入27.8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47.5万亩,耕地质量全面提升。
分公司还全面启动“四大灌区”远期工程,工程项目已列入《全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计划》。分公司坚持耕地数量、质量“双红线”不动摇,制定《建三江分公司黑土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保证1164万亩耕地保有量不减少。
5年退耕还湿1.88万亩;落实补充耕地和提质改造规模20.5万亩,新增耕地4.9万亩;累计完成水旱田休耕轮作137万亩;农业投入品严格准入,包装废弃物100%集中回收;年均落实农业“三减”技术措施1000万亩以上,实现减化肥10%、减农药20%以上,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的永续利用。目前,建三江分公司黑土耕地保护能力全国领先。
有序建立集成技术体系
建三江分公司用占全省5%的耕地面积,生产占全省近10%的粮食,坚持不断总结和推广“三江模式”,努力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为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提供“三江经验”“三江智慧”。
二道河农场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共同实施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项目中,旱平免提浆技术示范田平均亩产1316.46斤,比对照田每亩增产128.28斤,增产率10.8%。七星农业科技园区科研团队开展的秸秆促腐熟、减氮调磷稳钾、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技术创新攻关,为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分公司运用科技的力量,有序建立黑土耕地保护与利用集成技术体系。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重点在水稻品种资源创新、绿色高产高效栽培、黑土耕地保护与利用等关键领域进行攻关;加快推进东北农大·建三江寒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建设;以张启发院士工作站为依托开展适宜地区种植的优质水稻资源筛选推广和“双水双绿”种植模式研究;强化与中国农大、哈工大——瀚锦河联合实验室、上海联适、江苏沃得等合作,加快无人化农场建设,努力通过综合施策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黑土耕地质量,稳固粮食产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守着黑土不愁粮。建三江分公司将按照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的要求,加快构建“一带三区”新发展格局,持续加强黑土地保护与修复,用“三江模式”让黑土地永葆生机,让“中国饭碗”牢牢端稳在中国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