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脱贫户的新年“新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14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765
内容摘要:每年辞旧迎新之际,对于很多村民们来说,一年的收成决定着他们的年货质量,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底气。脱贫村的年货分量如何?昔日

每年辞旧迎新之际,对于很多村民们来说,一年的收成决定着他们的“年货质量”,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底气。脱贫村的年货分量如何?昔日的贫困户这个年是怎样过的?近日,记者来到重庆潼南,走进桂林街道梨树村,感受来自脱贫“摘帽”农户家里的浓浓年味。

村路弯弯,麦苗青青。在这个距离潼南城区10公里的小山村,顺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前行,记者便来到脱贫户黄万银家。

冬日的天空湛蓝如洗,金色的暖阳洒在黄万银家的两层小楼上。白墙黑瓦的房子干净宽敞,一副红得像火的对联格外亮眼——“脱贫幸逢新时代,致富要靠好政策。”黄万银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山风带着美食的香气扑鼻而来,妻子罗晓蓉正在吆喝后山的跑山鸡“吃中饭”,乡间处处弥漫着喜悦的味道。

“脱贫了,这个年就要过得有滋有味!”黄万银家专门买回了液晶电视和双开门的大冰箱。说着,黄万银拉开冰箱,给记者数了起来,新灌的香肠、羊肉、鸡爪、带鱼、虾仁……年前准备了整整5大匣子把冷藏室塞得满满当当。

“托政府的福,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黄万银脸上透着幸福,通过养殖场和护路员的工作,收入大大增加,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52岁的黄万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妻子罗晓蓉的乳腺癌也需要常年吃药维持病情。这个无固定收入来源的家庭过去的生活十分艰难。

“现在好哇,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固定收入,还可以照顾家里,今年继续好好干,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黄万银向记者兴奋地诉说着自己家的喜事。

在政府帮助下,黄万银当上了护路工人,妻子罗晓蓉在镇上当保洁员,申请下来的大病补助、帮扶基金……一项又一项扶贫政策带领这个原本艰难的家庭走向了新生活。

如今,奔向小康生活的黄万银夫妇每天都乐呵呵的,言语里充满自信,笑容里饱含了感恩和幸福。别看已年过半百,但他好像有使不完的劲,种地、养殖,当护路员……靠着自己的双手,两口子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党和政府帮了咱,咱就得下劲干,干出点名堂来。”

黄万银带着我们参观了他三室一厅的屋子,生机盎然的养鸡场,绿意葱茏的菜园,白花花的鸡蛋,香喷喷的腊鱼腊肉……他不由感叹了一句:“做梦都不敢想的幸福年,真的来了!”

“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黄万银说,“党和政府拉我一把,我自己也要努力干,这样的脱贫致富才光荣,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对于未来,他的眼中充满期待。

采访结束后,经过村里的一个临时小集市,记者看到集市上满是一张张的笑脸,老人在冬日的暖阳下围坐一团聊家常,妇女在精心挑选着蔬菜、干货和鱼虾,孩子心满意足地拎着糖果、饮料,年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在这里愈来愈浓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脱贫户的新年“新盼””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214/8233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