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条路居然通到我家门口了!”“咦,这片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啦!”
“快看啊,来村上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啦!”
春节期间,四川省阆中市柏垭镇的返乡群众、在家居民纷纷议论着身边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幸福,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巨美画卷在柏垭大地徐徐展开。
“以前自己种地,收成全看天,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打工要到几十里外的城区,我常年腰疼,根本坚持不下来。现在不用出村,在优果鲜产业园学种植、搞生产、收果子,务工、土地流转等收入一年能有两万多元,还能兼顾家庭。”上游村脱贫户田小朋开心地说。
近年来,柏垭镇始终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路径,重点抓好橄榄油、柑橘、柠檬三大特色产业管理维护和市场对接,采取“党委领导、政府搭台、支部服务、企业主体、农户参与”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壮大一批以“中义橄榄油”“优果鲜”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以虎溪村为代表的集体经济增收示范村,精心推出农耕体验、田间采摘、亲子互动等旅游产品,年吸引两万余名游客来柏度假、休闲,带动周边群众年均增收2000余元。
“以前村里的环境又脏又乱,河里面到处是垃圾,天天发着一股子臭味。现在搞生态环境治理,山青了、水净了,随处都能闻到花香、听见鸟叫,很多在城里面住的人都被吸引回来了。”高观社区村民宋林很是自豪。
“两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下高速一路开来,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金柏大道上一排排全新的路灯整齐排列、机非隔离带内鲜花盛开、绿草茵茵,格外美丽喜庆。”长期在广东务工的李军对家乡巨变大为惊喜。
柏垭镇以加强生态保护为重点,专人专班全覆盖治理垃圾收处、污水排放、土壤污染三大农村污染治理难题,24小时运行柏垭污水处理站,中央环保督察主要考核内容实现“双减双降”,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尤其是中省预算内投资重点项目金柏大道建成通车,新老场镇全线连通,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新业态新企业沿线落地,“提升一核、做强一极、辐射三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构筑起良好的生态优势。
“我们村旁的淳风祠景点来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我想趁机做个农家乐。”
“中央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只要我们敢闯敢试、苦干实干,多把外面的好点子、好经验、好技术带回来,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本地的产业路子,既能带动就业也能致富……”春节期间,柏垭镇的多个村都组织了村民茶话会,村干部把部分村民代表和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聚在一起,共商发展思路、共谋产业方向。大伙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热烈。据统计,春节期间柏垭镇共举办8场村民茶话会,吸引了100余名外地返乡群众、退役士兵、大学生等参加。
近年来,柏垭镇始终把人才振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用政策吸引人才、用情感激活人才、用事业成就人才,统筹推进本土人才培育和各类人才下乡回流,努力从致富能手、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中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带动性强的乡村振兴生力军。据统计,近三年返乡人员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65家,解决200余名村民增收就业。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我们就是要通过座谈会等方式把‘归雁’人才聚到一起,碰撞出更多‘金点子’,引来更多‘金凤凰’,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动力。”柏垭镇党委书记牟天斌说。
“我之前一直在外面做工程,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作为党员,应该回来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2020年当选的柏垭社区党委书记刘中平说。
近年来,柏垭镇积极建强基层党组织,大力拓宽农村选拔吸纳干部人才渠道,通过“选、育、用、留”等方式培养一支勤勉工作、敢挑重任、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努力实现“建好一个班子、带富一方百姓”。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互尊、互爱、互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这是富乐庙村的《村规民约》。
“当年李先念率领红军打赢了吴家山阻击战后,在这里建立了乡、村苏维埃政权组织,并率军北上策应红一方面军和中共中央。”老房嘴村红军纪念碑志愿讲解员吴文远自豪地讲解历史,让游客们久久难忘。
粉刷一新的新村墙体、居民屋外处处是传播文明新风、弘扬乡村文化的彩绘,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柏垭镇用好用活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传承文脉、美德为基础,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大力开展文化进基层活动,多次举办“九九重阳老人节”“新春大赶集”、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千家万户。
据了解,柏垭镇乡风文明建设从点到面全面开花。目前,全镇共建设农民夜校12个,实现了所有村(社区)全覆盖,引导群众学政策、学文化、学法律、学技术,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