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满地,粮满仓,大家心莫慌!”浙江省建德市大同镇种粮大户郎学渊说,“去年是丰收的一年。850亩稻田,我们收获了115万斤‘喝山泉的大米’,亩产超1350斤。而今年,我有信心让这个数字提升到1500斤,至于品质,看名字就知道了嘛!”
好水种好稻,大同镇水系发达,17条河道交错流淌,滋养着3.2万亩水稻种植面积。作为杭州市粮食生产“状元镇”,深化治理全域水体环境,保证农业用水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一直是大同镇工作的重点。
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和肥料,而利用率仅有35%,大量的药肥施用对农田水体环境和土壤造成了极大污染和破坏。水体、土壤的污染不单单影响着水稻产量,也让粮食安全和品质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通过种植紫云英改善土壤以及规模化科学育种、绿色防控平台搭建、精准防虫治害等手段,辅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源头管护工程,以数字赋能、科技助农,不断推进药肥双减工作,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高产丰收。”大同镇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汪华介绍,截至目前,大同镇已建成物联网病情虫情监测站点2座,覆盖农田4000余亩,精准检测农田病害情况,为水稻药肥施用提供快速、精确的指导。同时,针对稻田蛾虫类集中的问题,采购并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600余座,通过物理防治手段精准高效灭虫,减少农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