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宁乡市花明楼镇常山村,金黄色的稻田与青山、村落、公路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秋日田园画卷。
金秋时节,三湘大地庆丰收。9月22日,农业农村部与省政府在长沙举办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会场首场主题活动:“国之大者——稻作文化与粮食安全论坛”。
5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围绕“庆丰收、感党恩”主题,深入探讨长江流域稻作文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阐释水稻作为第一大口粮作物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罗锡文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主。水稻是中国的第一大口粮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从水稻生产方式的层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生产方式和工具的变迁。
我国水稻生产源于直播,最早有点播、穴播、撒播等方式,水稻直播是一种不进行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栽培方式。相较于早前的人力点播、撒播机,现在的水稻机直播避免了分布不均匀、通风透气差、容易感染等缺陷,不仅提高了功效,降低了成本,还扩大了播种量。试验水稻机直播,湖南、浙江等8个省市亩产超过800公斤,全国17个省市亩产超过600公斤。
从刀耕火种再到现如今的机械化生产,水稻生产方式与工具的变迁,就是一部农业生产的进步史,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
在传承中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教授 闵庆文
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来看稻作生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兼具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要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促进可持续农业的振兴和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坚持“在发掘中保护, 在利用中传承”的基本原则。健全完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三个关键机制:以生态与文化保护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以农业生产、功能拓展、融合发展为核心的 “产业促进机制”;由政府、科技、企业、农民、社会构成的“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的118项目中,有29项涉及稻作文化。各地要强化稻作遗址、稻作品种、稻作农具、稻作习俗、稻作技术、稻作景观的挖掘与保护,开展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业、生物资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研学产业、康养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多种形态的农业经营,在传承中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技术创新引领种业跨越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万建民
有数据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5亿。这意味着粮食需求量将超8.5亿吨,其中肉、蛋、奶需求分别达到12344万吨、4411万吨、4250万吨,那么按照目前的粮食产量则必须提高15%,肉蛋奶产量提高30%至50%。
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种业至关重要,既是国家战略性,也是基础性核心产业。目前,育种已经跨越农民选择、表型选择、分子育种三个阶段,迈向4.0智能设计育种。未来,技术创新将引领生物种业跨越式发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等与传统育种有机融合,衍生出能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的各种作物育种新技术、新方法。
倡导高产优质绿色可持续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赵振东
在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平均亩产400公斤以上,大面积丰产田500公斤/亩以上,虽然低于欧洲高产国家生产水平,但我国小麦产区全年粮食(小麦+玉米)单产,居世界领先水平。
高产标准有时空差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生产水平,高产标准悬殊,采取稳中求进的渐进式产量提升策略更具有现实性。
30多年来,我国小麦品质育种主要以抓两头(强筋弱筋)带中间(通用麦)的策略,育种数十个优质专用品种,探索了中国特色优质麦产业化模式,阶段性替代了进口,其成就主要是生产通用粉的“普麦”的品质广泛提高。但优质小麦产需矛盾仍然未解决,当前在小麦品质育种时,应以选育品质全面达标,特点突出的高端品种为主导,倡导高产优质绿色可持续思路,尝试建立高端引领的品质改良路线。
在种业振兴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隆平高科董事长 毛长青
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表明,全球粮食总产增长绝大部分依赖单产提高,而单产提高绝大部分来源于良种进步。
当前,国家将种业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湖南将种业作为“三高四新”战略高地之一,种业振兴机遇前所未有。种业公司要抓住机遇,从六个方面着力,在种业振兴行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是加快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利用,实现种质资源自主可控。二是提高核心育种技术,推动杂交水稻育种向生物育种、智能育种递进。三是提高种业基地产业链水平,保障种源供给安全。四是打造种业集成产品研发平台(CSIPD), 促进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五是加快国内种业整合进程,实现资源、区域、人才、技术融合。六是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科研、生产、销售、管理信息化,构建系统化的企业管理体系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