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广西灌阳县:山泉水养出喷香稻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04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401
内容摘要:这条禾花鲤鱼好肥,起码有半斤重了。近日,在广西灌阳县西山瑶族乡南江村,几名农户在自家的稻田捕捞禾花鱼,稻香鱼肥,村民脸上

“这条禾花鲤鱼好肥,起码有半斤重了。”近日,在广西灌阳县西山瑶族乡南江村,几名农户在自家的稻田捕捞禾花鱼,稻香鱼肥,村民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正在捕鱼的南江村村民何玉军介绍,南江村今年推广稻田养殖禾花鱼、草鱼120多亩,据估算平均亩产可达80斤左右,每亩养鱼可增收2000多元。

西山瑶族乡属高寒山区,气候凉爽,山泉纵横,用本地人的话说,他们最奢侈的用品就是用山泉水洗澡,养禾花鱼。尽管该乡有依托山泉水自由放养禾花鱼和草鱼的习俗,但产量不是很高。村民们每到春天插秧时买回鱼苗,放进特有的高山山泉水稻田里,待水稻扬花吐穗时,稻花纷纷扬扬落入水中便成了鱼儿的美食,这样的禾花鱼肉质细嫩清甜,味道鲜美,广受群众喜爱。

特别是近年来,西山瑶族乡党委和政府大力推广水稻种植良种良法,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并引导农民科学配套发展稻田养鱼、养虾等生态立体农业产业,有效改善土壤生态,助农增产增收增效。今年,该乡种有水稻7110.27亩,超过有三分之二稻田养了禾花鱼,总面积约5000余亩。

西山瑶族乡党委书记何明婕介绍说:“‘稻+鱼’是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既能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生产出纯天然无公害的稻米,又实现了鱼粪肥田、鱼稻共生、‘一田两收’的目标,极大地增加了稻田的附加值。进一步拓宽山区瑶族同胞致富渠道的同时,也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金秋八月,正值稻香鱼肥之时,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西山瑶族乡的稻田,依次而上的梯田漫山金黄,微风吹来,金色波浪随风翻滚,此起彼伏,格外耀眼,与远处恬静的小山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醉人的秋色田园风光画廊。近眼望去,成熟的稻谷弯下了腰,再仔细一看,禾花鱼穿梭往来,让人伸手想捉。

在下江口村,谈起“稻+鱼”增收、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时,正在捕捉禾花鱼的村民盘定喜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西山禾花鱼市场非常走俏,目前我刚开始卖,100来斤就卖了2500多元。本来种养之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能挣多少挣多少,结果谷子该收的一点不少,还有一笔可观的额外收入。‘稻+鱼’的这个模式,确实是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盘定喜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广西灌阳县:山泉水养出喷香稻鱼”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904/8146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