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府谷糜子:从“救命粮”到“品牌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165
内容摘要:2018年品味府谷美食文化节期间,100名志愿者用4.5万片黄米糕成功挑战最长油炸糕点吉尼斯世界纪录。盛夏时节,陕西省府谷县的梁峁
府谷糜子:从“救命粮”到“品牌粮”

 

2018年“品味府谷”美食文化节期间,100名志愿者用4.5万片黄米糕成功挑战“最长油炸糕点”吉尼斯世界纪录。

盛夏时节,陕西省府谷县的梁峁旱地里骄阳似火。在糜子核心产区木瓜镇,晒得黝黑的王家峁村村委会主任王金海,和会计苏忠有一搭没一搭的谝着今年地里的事儿。这天早上4点半,他俩就扛着“家伙”下了地:“村里‘老人们’都爱种糜子,不管雨多雨少都亏不了你。”王金海说。

为了把糜子产业做强做大,最近几年,府谷县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建起了有机糜谷种植基地,高标准农田项目快速推进,深加工企业把黄米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桂锋说:“现在黄米不光是我们的‘救命粮’,还是代表府谷的‘品牌粮’”。

为了一探这个古老产业的“前世今生”,近日,记者来到府谷县糜子核心产区走访。

天作之合

让“救命粮”传承延续

单说糜子,很多“90后”“00后”并不熟悉,但“西贝莜面村”等西北菜系里的黄米凉糕,却是深得人心的美味佳肴。黄米,就是由“硬糜子”脱壳加工而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杂粮专家柴岩介绍,作为农业文明中较早被“驯服”的粮食作物,我国多地均有漫长的糜子种植史,尤其是在灾害频仍、粮食不充裕的年代,糜子因其耐旱、耐瘠薄、产量稳定、生育期变幅长等特性,成了不少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救命粮”。

种植历史悠久、各产区相对闭塞,导致不同地区对糜子的称谓也不同。从20世纪60年代起,全国糜子种植面积由6000多万亩下降到900多万亩,且主要集中在长城沿线地区。

对府谷来说,种糜子颇有天作之合的意味。尤其是见惯了华北、东北辽阔平坦的主粮产区,更会被这里的农业生态所震撼:往北,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往南,是黄河沿岸贫瘠的土石山区,细碎的耕地穿插在坡、坬、梁、峁、湾、畔、沟、塔中,“黄绵土”耕层深厚、土质疏松,平均每年407毫米的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光照充沛……

这些对很多作物都是挑战,但却为糜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空间。从6月上旬播种,到9月下旬收获,日照“短—长—短”的变化恰与每阶段所需吻合;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且病虫害极少;6月上旬的“黄熵土”即可“捉苗”,到了下旬干旱时正好“蹲苗”,7-8月抽穗时恰逢府谷雨水相对较多的时候,利于糜子形成大穗饱粒。

就这样,府谷黄米出落成“金黄莹润、颗粒浑圆、粒质坚硬”的喜人模样,所含蛋白质高达16.1g/100g,18种氨基酸远超小麦、大米和玉米,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含量更是大米的4-6倍。

李桂锋介绍,2020年全县糜子种植面积达到8.7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50斤,按每公斤5.2元左右的收购价来计算,仅一产产值就达1.02亿元。

多措并举

为“品牌粮”夯实基础

回想2020年的情形,木瓜镇镇长张玺现在还心有余悸。“去年一直到6月28号才迎来开春的第一场雨,本来就旱,去年比往年更旱,谷子和玉米都种不下去,这不是减产的问题了,而是有可能绝收。”于是,镇里一方面紧急调动当地农民种糜子,免费发放“榆糜2号”等优质品种,一方面开展“送水到田保春耕”活动,累计向全镇送水400余吨。

虽然平均亩产比正常年份略低,但每亩还是能打出400多斤,基本收成是保住了。王家峁村村民李乖女把家里40多亩地都种上了糜子,“亩产600余斤共收入6万多元,要是种别的还真不行。”李乖女说。

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杂粮专家组对孤山、木瓜、黄甫等乡镇的9个村共21个取样点测产统计,2020年在遭受春夏连旱的情况下,全县糜子平均亩产达到227.4公斤,木瓜镇柴乃兵创单产770斤的高产水平,每亩产值达千元以上。

“现在县里思路明确,要让黄米产业再上台阶,就要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路子,这样府谷黄米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李桂锋说。

2021年一开春,孤山镇沙牛峁村的村民们沸腾了,看到牛耕人扛的“条条地”建设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机械作业、整体耕种的“整装田”,人人都乐开了花。

过去几年,府谷陆续从峁梁起伏、沟壑纵横的坡顶和川沟整出耕地6万余亩,并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这张“王牌”,夯实规模化、机械化的第一步。去年孤山镇已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今年全县将继续完成建设4.33万亩;木瓜、古城等8个乡镇还拉开了土地托管服务的大幕,覆盖面积1万余亩,7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帮助农民代种、代耕、代收,“单打独斗”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王家峁村会计苏忠也回忆起去年机械化收割机轰隆隆“爬上梁”的情景:“以前都是人工收。现在地平了、路修了,机器割糜、脱粒、装袋一气呵成,光平整土地和托管就给村里带来100多万元收益。”

张玺介绍:“2020年县里筹集资金近1亿元,专门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并在木瓜镇还打造了1200亩有机糜谷种植基地,农业农村局专门补贴有机肥480吨,免费发到农户手中。”作为全县糜子产业的标杆,这片有机基地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示范效应,去年产出优质糜子400余吨,产量、质量都符合预期。

“镇里会定期组织专家查看有机肥使用情况,村里人都有了‘不乱用药、不乱用肥’的思想,大家的觉悟都提高了。”村委会主任王金海表示。

凝聚合力

以“产学研”共塑未来

熟悉府谷的人都知道,这里煤炭资源丰富,一直都是陕西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占全县GDP比重不到2%的农业,却直接影响到近80%人口的生计,黄米更是融入府谷人血脉的传统产业。

半年前,“西贝莜面村”涨价新闻引发社会关注,8块小小的“黄米凉糕”卖到了46元,对不少种糜子的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天价”。如何让产业发展为更多农民带来红利,以“工业反哺农业”,是府谷人一直在思索的事。

作为杂粮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府谷天漠公司作出了大胆尝试——通过“粮食银行”的形式,代农户存储粮食,以契约形式保障农户粮食所有权,并将粮食经营权以定期或活期的形式让渡给企业,让多方受益。

公司负责人岳永平给记者算了两笔账:一个农民以一年定期形式存粮1500公斤,所获额外收益有: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2元的收购价,差价为300元;定期利率每公斤0.12元,利息为180元;还有兑换米面油生活物资优惠额度为5%。

对经销商来说,既可以将原粮加工成为成品粮,也可直接做原粮贸易;在达到规模效益的同时,也减缓了粮食收购的资金压力。

公司目前通过“粮食银行+产业联合体+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周边种植户3万多户进行订单式生产、农资补贴和粮食银行服务,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除了岳永平,在府谷还有一批关心糜子产业发展的人,为了把他们拧成一股绳,发挥“产、学、研”合力,2019年在县政府支持下,府谷县农业(糜子)专家工作站、糜子(黄米)产业协会正式成立,成了提高良种覆盖率、打造示范基地等重点工作的人才后盾。

协会的成立,也让2008年就退休、在府谷糜子产业深耕13年的柴岩有了新的头衔——糜子产业协会会长。10多年来,他经历了4任县长、5任农业农村局局长和7任木瓜镇镇长,从糜子种植户到加工企业的老总,柴岩几乎成了府谷糜子产业从业者中无人不晓的人物。

这几天,他刚和协会副会长贾耀明到四川旅游学院谈成了黄米深加工产品的事情,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点不像70岁的人。

“一下研制出20多种产品,有黄米发糕、黄米粉蒸肉、黄米狮子头、黄米锅巴等,把传统食品变成了‘好卖’的商品,大大拓宽了市场空间。”柴岩说。

最近还有一件事也让他鼓舞,在县政府和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府谷正在推进“府谷糜子”的绿色食品、有机产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和认证工作,这意味着府谷黄米有望拿到通往更广阔舞台的通行证。

谈及未来,柴岩说:“虽然糜子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还不可替代,尤其是食物多元化的时代,这个产业的生命力还很旺盛。糜子就像陕北人的性格一样,有韧性、能吃苦,即使是再艰难的环境,也总能长出个样子来。”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府谷糜子:从“救命粮”到“品牌粮””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811/8131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