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傍晚,位于宁夏贺兰县立岗镇兰光村的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忙着将预冷好的菜心封箱装车。这些菜运抵加工厂经整理分包后,将贴上由宁夏蔬菜产销协会监制的“三合一”标贴,包括“宁夏菜心”农产品地理标志、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追溯二维码。消费者手机扫码,不仅能获知菜心的生产信息、检测信息,更能确证这是正宗的“宁夏菜心”。
记者从银川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了解到,2020年8月,银川率先在自治区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检测+追溯”管理,各区县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拓展合格证功能,为农产品质量追溯、市场管理提供便利,为放心消费提供保障。
“检贴联动”,实现信息化管理
地标农产品“宁夏菜心”是宁夏的拳头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享有盛誉。银川将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与“宁夏菜心”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结合起来,率先推行“合格证+检测联动”,即“检贴联动”。
银川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副主任张宁解释,试点企业的农产品采收后须经农残速测,实时定位,检测结果上传监管平台。检测合格的,可直接打印合格证。合格证除了包含名称、数量、产地、质量安全承诺信息外,还可实现农残检测信息、生产信息、地标认证信息查询,生成的二维码与检测数据绑定,一单一检、一检一码、码码可查。
“检贴联动”不仅能够实现合格证的信息化管理,还为农产品风险预警数据化提供了支撑。据了解,平台对监测数据统计分析、风险评估,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能即时掌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情况,合理调配监测力量、监测网点,为风险预警提供决策依据。
对试点企业而言,“检贴联动”还是品牌宣传的良机。自然之星公司行政经理李丽聪说,他们是“宁夏菜心”标准化生产示范点,拥有有机农产品认证。合格证所包含的企业资质证明、实物展示图片,特别是有机认证、地标登记等品牌元素,就是企业品牌宣传的“标签”,“能够维护品牌的公信力,提升美誉度”。
准出准入衔接,市场查验落地
市场准入是合格证制度行之有效的关键。银川市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自然资源管理局、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制定了《银川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和《银川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出具、使用和管理规定》,建立部门协同机制。
为推动合格证市场查验工作有效落地,银川市选定四季鲜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小任果业连锁超市开展合格证的市场准入试点。
四季鲜市场对市场管理软件进行优化,在市场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增加了合格证上传报备模块,为提高商户开具合格证的积极性,创新管理制度,采取合格证积分制度,将积分与车位安排、费用收取和评先评优等活动联系起来;开展“你送我检”活动,为商户免费提供速测、出具合格证服务。
小任果业董事长任爱民介绍,公司在银川市拥有30家门店,所售果蔬上市前须在集配中心进行抽检,公司自有基地生产的10个农产品上实行生产全过程信息录入。为了实现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的有机衔接,企业为先行试点的两家门店配备了农残速测设备,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市级平台,实现果蔬持证上市。
试行效果显现,力争“扩面提质”
据了解,银川的三区二县一市全部推行了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制度,在原有食用农产品基地检测监管平台的基础上,先后有30余家生产企业和批发市场和零售超市实行了电子合格证。目前,共出具电子合格证达到65万张,占合格证出证总数的97.3%,产品涉及宁夏菜心、甜瓜、长枣、养殖水产品等69个主要食用农产品,共计6.4万吨。
合格证制度试行近一年来,不少生产主体确实从这种“自我承诺、自我把关、自我负责”中尝到了甜头。贺兰县晶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有了合格证,“跟超市对接方便了,产品销路也好了”。宁夏蔬菜产销协会秘书长李青表示,贴有合格证的“宁夏菜心”受到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尤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倒逼农产品供货商和市场主体主动查验合格证销售产品的局面,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优质优价。
银川市正计划扩大合格证制度试行主体范围,将规模生产主体全覆盖。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投入品使用、合格证开具情况以及产品质量安全进行随机检查与抽检。在做好产地准出的基础上,以大型商超、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引领,推动市场准入环节做好合格证查验工作,着力构建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无缝隙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