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垃圾了!收垃圾了!”随着清早一声声的提醒,黑龙江省肇源县福兴乡义兴村的村民便将分好类的垃圾桶分别摆放在自家的门前两侧。
每天早上6点钟,义兴村保洁员吴春富便驾驶着电动垃圾回收车准时出现在村里的各个巷道路口收集垃圾。“现在,村民们都习惯了。听见我的这个声音,大家都会分类好的垃圾准时送出来。”吴春富笑着介绍说。
在肇源县,吴春富代表的保洁员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肇源县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抓手,以“清洁家园、美丽肇源”为载体,举全县之力开展一场“垃圾革命”,数十年存量垃圾清仓见底,全区域城乡人居环境“颜值”根本改观,成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10个示范县之一。
破解垃圾治理“三大难题”
收上来的垃圾去了哪儿?
记者随着一早收完垃圾的吴春富在垃圾分拣中心找到了答案。村里垃圾收集完成后,统一运到垃圾分拣中心,再由专业的垃圾清运车辆进行统一运输。
在农村生活垃圾整治过程中,肇源县首先突破资金瓶颈,先后争取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有了资金保障,肇源县着力补齐治理短板。政府全额出资建成垃圾处理厂1个、中转站8个、分拣站139个,招标购置清扫车、运输车、垃圾压块车和垃圾箱等保洁必需设备,形成了以户为单位自行收集、以村屯为载体随时清理的网格化体系,促进了垃圾“出口”更通畅。
“我镇共有8处垃圾分拣中心,配备了31台电瓶车,62名垃圾收处工作人员参与此项工作。”肇源镇副镇长董恩汉介绍。随着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肇源县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凝聚“三方力量”形成整治体系
走进新站镇新合村,一眼就能看到“卫生积分”的评比板。评比板上清楚地记录着家家户户的卫生分数。
这是新站镇在内的8个乡镇设立的“卫生积分”“绿色账本”激励模式。通过荣誉感和仪式感引导农户化风成俗,将垃圾分类与日常生活用品、农药化肥奖补等挂钩,以小投入撬动大热情。
“我们把家里产生的垃圾分类,能回收的放到一个桶里,不能回收的放到另一个桶里。家门口的垃圾桶不用我们花钱买,村里再没了垃圾山,得了积分还能兑换奖品呢!”肇源镇兴安村村民刘少玲高兴地说。
在通过评比奖励等方式最大程度激发村民参与热情、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中出现的“干部干、群众看”问题后,肇源县还着力打造一只专业的保洁队伍。
“除了每天收垃圾外,我还要当村里垃圾分类的监督员和指导员呢!”吴春富说。他介绍,如果村民一旦有忘记将垃圾分类进行混装的,他就立刻提醒并协助村民进行改正分类。
肇源县根据村镇实际,通过聘用专职保洁员、吸纳低收入村民有偿从事保洁工作和村干村民志愿服务等方式配备保洁员,经过培训后上岗工作。截至目前,16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城管组织或保洁队伍,村屯保洁员达到362名,实现了公共空间保洁全覆盖。
除此之外,肇源县还坚持市场化思维、项目化方式,将“收、拣、运、处”链条整体外包,形成了环环相扣、高效运转的综合整治体系。按现行标准测算,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外包年运营费用854万元,其中县级层面仅需投入200余万元。
实行“三项机制”催生长久效果
在和平乡和平村张真屯,一台机器正在清理道路两边的排水沟;环卫工人一边清扫路面,一边细致地清理着道路两边的零星生活垃圾。
“我们村成立了一支由4人组成的环卫队伍,乡里还给配备了4辆清运车。他们每天早上6点、下午5点清扫两次,保证村民们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平乡和平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洪峰介绍说。目前和平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和督查方案要求,进行常态化管理和日常监管。
肇源县针对垃圾治理中的薄弱环节,首先将全县村屯划分为基础较好的村18个、基础一般的村62个和基础较差的村55个等三类,建立先后有序的推进机制;建立上下互动的督导机制,成立检查考核小组,实现全程化、跟踪式监管,按考核分数决定是否与社会化保洁机构续约和支付作业经费,并对排名末尾两名的乡镇通报批评,在倒逼中压紧责任、在比学中实现赶超;建立奖惩并举的考评机制,县财政每年额外列支200余万元,根据全年各乡镇环境整治成效进行评比奖补,将垃圾治理情况纳入乡镇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树立起“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工作导向。
肇源县运用顶层设计的办法解决具体实践中的难题,用机制性的举措规范高效率的行为,实现了“搞突击”向“长久治”的可喜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