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记者到凤阳县小岗村采访,两张不同时代的照片,以其强烈的对比令人震撼。
其中一张是黑白照片,拍摄于“大包干”改革之前。已经模糊不清的画面中,几位农民正在弓腰奋力拉犁耕地。另一张是今年6月初,小岗村高标准农田里的小麦收获,瓦蓝的天空下,大红色的收割机正在作业。
“那个时代农业生产条件简陋,莫说机械,就连耕牛都很紧缺,人力耕作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回忆。而现在安徽省主粮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今年4200多万亩小麦10天左右就全部收割完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历史叙事中,农业不仅是基础,而且关系到梦想能否实现和梦想实现的速度、质量和品位。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省有数千万人b生活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产业旺起来,才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走好全面小康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安徽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三五”期间,安徽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省粮食总量稳定站上800亿斤台阶,排名由2015年全国第6位上升到2020年第4位。今年夏粮呈现单产、总产和面积三增态势,实现“十八连丰”。
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更加坚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完成52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9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950万亩,2018年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做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4个激励省份之一。全省农机总动力达6800万千瓦,居全国第4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比全国高出1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5%。
乡村产业不断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1.6万家,其中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家,居全国第10位;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987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564家,居全国第1位。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面推进,实施“158”行动计划,首批遴选确定了24个“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县、135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020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超过1.6万家,综合营业收入650亿元,接待游客1.5亿人次,从业人员70万人,带动农户59.5万户增收。
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省长江干流及其8条重要支流、4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退捕工作有序推进。2015年以来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六连降”,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1.7%和91.8%,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品一标”农产品有效使用总数达8383个,居全国第6位,其中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数居全国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