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开路兴业,为了大山深处的期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194
内容摘要:镇巴县杨家河镇三湾村村民采摘茶叶。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马路,一座座绿意盎然的茶山,一幢幢焕然一新的房子,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
开路兴业,为了大山深处的期盼

 

镇巴县杨家河镇三湾村村民采摘茶叶。

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马路,一座座绿意盎然的茶山,一幢幢焕然一新的房子,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记者走进秦巴山区,看到陕西省汉中市大山深处近年来发生的巨变,强烈感受着这些变化凝聚的烟草行业的责任与担当。

一座桥,圆了村东西两岸多年的期盼

近日,记者来到勉县阜川镇蒲家坝村周兴文家,一座坐北朝南两层新房映入眼帘,门前一大片开阔地,连片油菜花虽过了盛期,依然散发着清香。房后树林下整齐摆放着蜂箱,勤劳的蜜蜂嗡嗡地穿梭飞舞,酿着最甘甜的蜂蜜。

周兴文正在新房旁的家具厂赶制一批沙发。曾是贫困户的他2016年以来,办起一个小型家具厂,从事沙发、实木床、凉椅等家具制作,还养蜂60箱,种植中药材3亩,一年下来,收入20多万元,日子越过越滋润。

这一切变化,源于离家仅100米远漾河上的一座桥。

漾河由巴山而出,一路走过高山、丘陵、平川,最后与汉江拥抱。而流经蒲家坝村的漾河,水势较大,水流湍急,生产的东西出不去,生活用品进不来。20世纪80年代,一座铁索桥横跨两岸,给村子的出行带来一些方便。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铁索桥的2根铁链断裂,变成了危桥。2013年,一场洪水彻底冲毁铁索桥,只剩下几根残存的铁索诉说着昔日的灾难和荒凉,从此一河两岸近在咫尺,却彼此隔离,生活、生产严重影响。修一座结实的大桥成了河两岸村民最大的期盼。

“蒲家坝村要脱贫,首先要把漾河大桥建起来。”2016年,刚刚包联蒲家坝村的汉中市烟草专卖局就有了方向,当年捐资120万元,在废弃的铁索桥旁新建蒲家坝大桥。2017年5月,一座跨越漾河的大桥建成通车,圆了蒲家坝群众多年的通桥梦。

“以前铁索桥冲毁了,把希望也冲没了。现在大桥建好了,我家一年一个样,2016年开家具厂,2017年养蜂,2018年种植中药材,2019建新房。你看,我这些沙发、实木床,都是最近几天定做的,明天车辆上门就要拉走。真是一桥通、万事通呀!”周兴文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蒲家坝大桥通车后,蒲家坝村经济呈现跨越式增长,建成村级合作社2个、新型经营主体1个、家庭农场3个,带动90%以上农户发展产业。2020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8800元,同比增长20%,133户贫困户全部摘掉脱贫帽。

一条路,让千亩撂荒地重披绿装

天气晴朗,午后阳光撒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镇巴县杨家河镇三湾村的茶山上,蓝天白云、满目葱绿、茶园连片,村里的茶产业路和通组道路像一条玉带环绕在三湾村周围,置身其中,手可摘云。

走进茶园,村民李永菊戴着遮阳帽,提着篮子,哼着小调,与爱人蒋光学一起,正在忙碌地采摘茶叶。“现在每年不仅土地流转有一笔固定收入,在茶厂务工,每天还有100多元的收入。产业路修到了家门口,不用外出务工也能致富,日子越过越好。”李永菊高兴地告诉记者。

三湾村地处巴山之中,平均海拔1100米,常年云雾缭绕、生态良好,被中国茶叶研究所誉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顶级绿茶出口基地。

但在2016年以前,三湾村却是另一番景象:2000余亩茶山光秃秃,遍地荒芜,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老年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全村265户774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43户422人,系省定深度贫困村。

2016年,镇巴县烟草专卖局帮扶三湾村。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认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薄弱,是三湾村脱贫致富最大“拦路虎”。于是,镇巴县烟草专卖局主动承担起通村到组道路建设的重任。2017年,汉中市纪委争取资金1400万元,镇巴县烟草专卖局捐赠资金206万元,修建茶园产业路19公里,拓宽通组水泥路7.5公里,实现了三湾村村组道路两横三纵、环线贯通,产业园区通车,破解了群众出行难和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一路通百业兴,道顺民心畅。2018年,三湾村立足资源禀赋,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长抓茶叶中抓桑,短期小种小养挣现钱”的发展思路,确定了高山云雾富硒茶、蚕桑、大棚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并引进茶产业龙头企业陕西康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荒地建成2500亩茶园,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2400平方米县级茶产业示范园区,带动119户贫困户流转土地和务工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如今,昔日荒山重披绿装,千亩茶山展露新颜。行走在茶山上,一行行茶树整齐排列,错落有致,阳光和薄雾映照着茶山,花和树点缀在一片绿海中,伴随着春风,浓浓的茶香扑鼻而来。

一农场,实现从“空壳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转身

地处巴山深处的略阳县郭镇谭家湾村毗邻甘肃省康县,海拔800米以上,共有耕地1855亩、林地13656亩、退耕还林1960亩,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发展烤烟、蚕桑等种养业。

但就是这样一个村庄,曾经“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曾是全县28个省定深度贫困村之一,贫困发生率达50%以上。“我们村每年请环卫工、搞公益活动一分钱都没有,都是到处拉赞助。”谭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杨长生说。

2016年,略阳县烟草专卖局派驻何山担任郭家湾村第一书记。

驻村伊始,何山就会同联村“四支队伍”,立足资源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烤烟上山、蚕桑入川、乌鸡进林”的产业发展思路,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平台,发挥其在吸引政策资金、组织带动群众和集体信用担保等优势,创办村烤烟集体农场。

经过近三年努力,累计争取产业扶持资金100余万元,新建密集烤房9座、烟田气象观测站1个,并建成占地800多平方米的集烟叶烘烤、办公、分级、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化烤烟集体农场。

建起一座农场,造福一方百姓。郭家湾村农场建成后,年种植烤烟100亩以上,带动该村种植烤烟400余亩。同时,农场通过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吸纳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全村群众务工增收。近两年来,农场累计带动郭家湾村94户群众通过劳务实现增收35.8元,集体盈利4万余元,帮助50余户贫困户脱贫,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积累和户收入的同步增长。

杨茹是郭家湾村蒲家湾组村民,家中7口人,老人多病,2个女儿上学,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2019年,杨茹夫妻2人抽出空闲时间到农场务工,挣了4万多元,大大缓解了经济压力,也顺利实现了脱贫目标。“我家上有老、下有小,外出打工走不开,在农场干活挺好的,一天100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杨茹说。

目前,郭家湾村在村办农场的带领下,引进生猪企业1家,建成乌鸡养殖合作社2家,养殖生猪500头、乌鸡4000只。“现在,通过创办村办农场,郭家湾村实现了从‘空壳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转身。”第一书记何山说。

行走在汉中市的广袤乡村里,但见青山如黛、白云缭绕、绿水如弦,阡陌纵横、屋舍俨然。田园化作诗与远方,千村百景正在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开路兴业,为了大山深处的期盼”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626/8104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