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把根扎在农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5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282
内容摘要:最近一段时间,徐海常常在常熟市碧溪街道横塘村、李袁村、龙桥村和周家桥村一带活动,作为江苏省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常熟工作站的

最近一段时间,徐海常常在常熟市碧溪街道横塘村、李袁村、龙桥村和周家桥村一带“活动”,作为江苏省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常熟工作站的站长,他正在给菜农“建档立卡”,详细了解菜农的种植情况。

年逾古稀的季保兴,种了30亩的蔬菜,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种起地来也越来越费劲。徐海前来“立卡”时给他支了妙招。原来他的番茄还在使用人工点花授粉,比较费人工,向他推荐采用雄蜂授粉技术,4月份带他进行了实地观摩,季保兴的热情一下又高涨了。

首先根要扎在基层,才能了解基层,服务基层。“赵亚夫先生,一生扎根农村,献身农业,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最美奋斗者等多项称号,是江苏科技为农服务的一面旗帜。”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孙洪武表示。

怀着对赵老的敬意,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以融入乡村、贴近农民为目标,重心下沉、注重实效,将服务站点建在农村第一线,开始了科技与农业发展的融合试验。

徐海作为亚夫科技服务常熟工作站的站长,他的这个岗位,是通过层层选拔,经过个人申报、组织考察多翻“轰炸”后,竞争上岗的。既是蔬菜所的专家,又与常熟市蔬菜产业、种植户们有着密切的互动,还曾在这里做过挂职干部,对当地的产业需求、当地的农民需要、当地的政府和企业的关切有着更深的认知。

科技特派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能把农科院的资源搞活。“作为农科院基层触角延伸的最前端,亚夫科技特派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代表的是江苏省农科院系统的4000多科研人员的所有专业和各个特长的支持,其依靠的是全省乃至全国甚至全世界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的加持。”孙洪武认为。

学一天亚夫不难,每天都像亚夫那样做,不是很容易。为了推动农科院的科研人员驻在一线,亚夫科技特派员在农科院没有办公室,只有落脚点,工作地点就在亚夫工作站,在基层工作时间至少180天。

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分站的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今年将在全省主要涉农县区打造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30个,打造一支100人左右扎根基层服务产业的科技特派员的队伍。“我们要求重点在质不在量,一个站点重点对接一个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孙洪武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把根扎在农村”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625/8104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