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立体种植绘就多彩田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5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94
内容摘要:眼下正值四川省大竹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苎麻收获的季节,在竹阳街道天生村,麻农杨瑞军正带着他的机械打麻服务队在麻田里忙碌着。一

眼下正值四川省大竹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苎麻收获的季节,在竹阳街道天生村,麻农杨瑞军正带着他的“机械打麻服务队”在麻田里忙碌着。

“一亩麻地,我们4个人8小时就能完成收割,比传统手工收割效率提升了5到6倍。”2018年,原本从事苎麻运输售卖的杨瑞军,看到了苎麻机械化、产业化机的广阔前景,拿出多年积蓄,流转土地200余亩,当起了“职业麻农”。到了2020年底,他的家庭农场已经实现年产粗麻20余吨,年收入近30万元。

产业化、集约化让“老产业”焕发出“新商机”,品牌化、规模化让“新产业”成长为“金招牌”。近年来,大竹县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牢牢扭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一手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地位,一手培育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形成了“特色产业‘青黄相接’、农民增收持续有力”的格局,“竹、苎麻、糯稻、香椿、白茶”大竹县五大特色产业名片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靠山。

破瓶颈,传统产业迎来重拾辉煌新曙光

20世纪80年代,苎麻纺织品在欧美市场大行其道,成为时尚。当时的大竹苎麻面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享有“中国苎麻之乡”美称。鼎盛时期,全县有苎麻纺织企业20余家,这些以粗加工为主的苎麻企业在80年代就实现了2.05亿元总产值,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欧美市场。

然而,以粗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过度依赖于市场的繁荣程度,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随着“苎麻热潮”逐渐褪去,大竹县苎麻产业规模逐年萎缩。如何重拾这项传统优势产业昔日的辉煌?这成为了当地政府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了破解苎麻产业发展困境,2019年,大竹县成立了全国唯一一家县级专门从事苎麻产业发展的中心,县财政每年拿出预算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苎麻产业发展,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苎麻产业结构优化。

“近年来,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与院士专家团队的合力攻坚,解决了苎麻面料不亲肤、刺痒、易起皱等技术瓶颈,极大提升了苎麻面料的附加值。”在新建的苎麻科技文化馆,当地苎麻产业龙头企业——玉竹麻业负责人张小祝从展示架上拿起一件衬衣,翻开标牌,这件麻纤维比例占40%的衬衣售价是2000元。

“向产业链下游进军,提升全产业附加值是振兴苎麻产业的关键。”张小祝介绍,为了帮助苎麻产业重拾辉煌,今年,大竹县把苎麻列为举全县之力推进的“首位产业”;达州市专门成立苎麻产业专班推进办公室,力争在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建成全国苎麻面料和成衣生产基地。

强品牌,“白茶西行”催生致富“黄金叶”

浙江的安吉白茶以其色泽亮丽、香味醇厚驰名全国,处于同一纬度的大竹县能否培育出优质的白茶呢?”2009年,大竹县退伍军人廖红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从浙江带回2000株安吉白茶种苗,栽种在大竹县团坝镇的高山上。这一试,廖红军捡到了宝,“得益于独特的气候和土壤,大竹白茶上市时间更早,氨基酸含量更丰富。”12年间,廖红军带回来的白茶一路从山脚发展到了山顶,当地群众在他的带领下找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黄金叶”。

2017年,大竹县成立了白茶产业发展中心,“打造公共区域品牌——‘大竹白茶’,走中高端产业发展路线”成为大竹白茶产业发展的总基调。2019年,伴随着大竹县白茶产业协会的宣告成立,“推进全县白茶公共品牌的培育和整合,制定和落实‘大竹白茶行业标准’”成为所有“大竹白茶人”的行动自觉。

经过多年的“品牌化”努力,2020年1月,“大竹白茶”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同时,白茶产业发展硕果累累,全县已发展白茶企业13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25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白茶现代农业园区1个,白茶种植达6万亩,每亩收入达2.6万元,产值达8.4亿元。

补短板,让“产业饭”留住农村人

在大竹县,每年趁着香椿集中上市这一个多月,拿到“开年红包”的“椿农”不在少数。截至2020年底,“中国香椿第一县”——大竹县已种植香椿12万亩,分布在全县19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发展种植户10余万户,“椿农”人均年增收3500元。

“家里5亩香椿预计能收入3万多元,抵得上打工半年的工资。”大竹县石河镇新建村村民冯克美心里有本明白账,“每年春节过后就在家多待几天,看看香椿行情,只要价格稳定,就卖完了香椿再出去务工。”这本账算下来也让当地政府看见了香椿产业存在的短板。

“我们家种的头茬香椿在本地收购价是30多元,但是到了大城市的超市里,身价立马翻了好几倍。”冯克美告诉记者,村里不少在外务工的乡亲都看到了“小香椿”蕴含的“大商机”,“春节期间,我们附近几家一起合计过,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家就都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多种几亩香椿,再一起搞一搞香椿加工和销售的生意,这样既能照顾好家人又能建设好自己的家乡。”

“影响收购价格的因素很多,一要天公作美,香椿产量高、品质好;二要品相上佳,现摘现收,全程冷链……”在石河镇香椿交易中心,来自湖北的采购商徐开军如是说,“以前过来采购香椿都是在路边收购、打包,过往的人多车多,灰尘也大,影响了香椿的品质。现在有了这个新建的交易中心,我们能收到品相好的货,村民也能卖出好价钱,大家都满意。”

“端稳‘产业饭’留住农村人”是大竹县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秘笈”。为了补齐香椿产业的短板,延续苎麻和白茶的成功思路,大竹县还在做强品牌和做大深加工方面下足了功夫。自2012年起,大竹县每年安排县本级财政资金500万元作为香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强化香椿标准化建设、品牌建设、文化建设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同时,政府大力推进香椿产业链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产业龙头企业1家,发展香椿酱、香椿茶等深加工产品,提升香椿产业附加值。在大竹县的香椿产业发展规划中,预计到2022年,该县香椿种植面积将达15万亩,引进香椿产品加工企业4个以上,香椿产业总产值实现8亿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立体种植绘就多彩田园”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615/8095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