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化腐朽为“春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4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780
内容摘要: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我们的祖先早已懂得利用秸秆、落叶、野草、人以及畜禽的粪便等,通过自然堆积发酵制取肥料,使植物养分

“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我们的祖先早已懂得利用秸秆、落叶、野草、人以及畜禽的粪便等,通过自然堆积发酵制取肥料,使植物养分得以循环利用。但当前我国存在种养主体分离、有机肥资源利用不足等“堵点”亟须打通。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四川成都召开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启动会。会上,各地代表纷纷交流各自的经验做法,一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典型正在成形,一幅禽畜粪污高效还田的绿色画卷正在广袤田野上徐徐展开。

规模场粪污就地利用 畜禽粪肥就近还田

四川省蒲江县永鑫家庭农场主营生猪养殖和果树种植,现存栏生猪2000头,可年出栏商品猪4000头,年产粪污5200立方米。配套储液池6000立方米,其中中转池500立方米,沼液管道1.5万米,实现了粪污100%还田。“这主要得益于养殖户+种植基地的管网输送还田模式。”永鑫家庭农场负责人黄学如告诉记者,我们埋设了沼液输送管网,将经沼气池无害化处理后的沼肥,通过管道输送,免费提供给种植户使用,辐射周边果园500余亩,实现了就近还田。每亩还田粪肥4立方米,年还田粪肥2000立方米,涉及种植户37户。“周围的农民大多种植柑橘,都用我们农场提供的粪肥配施沼液做基肥,作物都长得非常好。”黄学如难掩喜悦之情。

合力牧场位于山东潍坊,2100亩的牧场中除了有奶牛养殖场外,还有果园、白菜地、蔬菜温室大棚等。“让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种养结合,让种植和养殖形成配套体系。”合力牧场负责人张维涛告诉记者,我们牧场养了2000头奶牛,它们产生的粪污经过牧场自建的发酵罐处理后,产生的沼液直接由管道还田,或者稀释后滴灌温室中的草莓、南瓜、萝卜等,而产生的沼气则经过自建的沼气发电站处理后,为整个牧场供电。

社会化运作多方参与 解决散养户粪污难题

我国散养户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粪污产生量大、缺少畜禽粪污处理的资金和技术。如何解决散养户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如今,绿色循环种养整县推进机制已成为共识,政府、生物科技企业、肥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主体都参与了进来,用不同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江苏省射阳县有5000余家养殖场(户),其中包含350个省级规模养殖场,964个中等规模养殖场,剩下的都是小散户。数千家小散户的畜禽粪污如何处理,一度是该县面对的难题。如今,该县14个镇,每个镇都建起了一座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处理中心采用的是好氧发酵技术,病菌被高温杀死后,发酵产物全部资源化利用,所以几乎没有异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乔干群告诉记者,一部分粪污被发酵处理,最终制成粪肥,向社会销售;另一部分则被固液分离,固体制成粪肥,液体发酵腐熟后,输送到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用于改良土壤。

除了政府主导成立的粪污处理中心外,一些企业也主动参与到种养循环的事业中。成都天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近些年瞄准当地畜禽粪污资源和有机肥市场潜力,投资研发了粪污处理、有机肥生产等设备。公司负责人杨燎告诉记者,他们将干湿分离后的干粪统一运送到公司有机肥生产车间,年加工干粪1万吨,生产商品有机肥2万余吨,可施用果茶园面积4万余亩。干湿分离后的液体则通过管道输送到公司沼液处理车间,处理后输送到周边种植基地,年处理沼液5万立方米。

有机肥让绿色循环转起来

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的张学才养了20多年的蛋鸡,从最初的1000多只蛋鸡到现如今的8万多只,养殖规模与环境也在不断升级,但产生的大量粪污也成为棘手难题。“以前都是采取传统沤制堆肥,通过把鸡粪堆肥发酵成农家肥。”张学才说,但是一占土地、二是气味难闻,且循环周期长。

在阜南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考察中,张学才接触到一种新型机器——高温智能畜禽粪污发酵罐。他回去后立即购买,将养鸡场的粪污传输到发酵罐里,通过高温消毒,加上配好的菌种,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变成干燥颗粒状的肥料,既减少了粪污转变成肥料的时间,也杜绝了异味。发酵过的鸡粪肥料卖到每吨200至300元。

“我们养鸡场不用外面的成品饲料,而是使用自己配制的饲料,通过源头掌控粪污质量,可以有效地杜绝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这样粪污质量好,再通过工业化手段加工生产出来的肥料才能达到国家有机肥的标准。”张学才说。“阜南县是畜牧业生产大县。我们想通让更多的养殖企业加入变废为宝的队伍中来,把有机肥生产变成养殖业延伸的产业链之一,真正做到绿色循环利用发展模式。”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马标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化腐朽为“春泥””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604/8088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