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七星关区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课上,老师正在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缝纫机加工服装。
舞蹈室内整齐的舞姿,音乐室内嘹亮的歌喉,汽修车间内同学们摆弄着各类零件器材,电梯专业课上老师正给学生们讲解电梯构造原理,服装课堂上缝纫机声音不绝于耳……
走进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中等职业学校各个教学点,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在认真操作学习,“学生们一进校门就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在校学习两年半,在外实习半年,属于三年制教育。”七星关区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周礼恒向记者介绍,当前学校开设有幼儿保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客户信息服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梯安装与维护、服装设计与工艺等10个专业。
如何提升就业率,保证学生就业,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通过课程设置、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着重培养学生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
就业作为该校教学核心,培养学生技能水平则是就业的重要举措,区中等职业学校通过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开办订单班,与省内外企业进行人才、教学交流,组织“双选会”和招聘会等促进学生就业,并与七星关区内40余家公(民)办幼儿园、山东烟台富士康、苏州华道数据等大中型企业合作,实现共同育人发展目标,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
“学生实习期结束后,他们可以选择留在企业就业,也可以返回当地由学校另行提供就业岗位,还有一部分同学也可以参加考试继续深造。”周礼恒说。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满意感,学校还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不同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周礼恒介绍,学校将一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选择合适专业,并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素养;指导二年级学生根据主观条件和客观因素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确立发展目标;指导三年级学生在升学考试、就业、面试等方面的练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进行一定的创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自身能动性和创造性,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和创业。
此外,针对毕业生,学校还积极开展就业跟踪服务,听取毕业生对学校教学与就业的工作意见、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时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就业岗位,使他们真正利用专业和技术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日常学习中,除了课堂上的技术学习,学校还通过每学期开展的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让学生们从实战中增强竞争,提升技术,提前适应市场需求,这也成为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助推器。
2019级秋服装班的刘艳今年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技能大赛,去年她制作了衬衣,今年她打算提高难度制作礼服,课堂上的她学得认真,做得仔细,从进校时起,她年年都是专业第一。“从小就想做一名服装师,看着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服饰走进大众视野是一件特别骄傲的事。”刘艳告诉记者,就读职校学习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对未来的就业也信心满满。
同样,2019级秋计算机1班的童雨晴是学校的“闪亮之星”,她不仅专业技术学得好,也热衷其他专业的学习。“在这里我学会了PS、PR网页设计及各类办公软件,内容非常丰富,对我来说用处很大,自己偶尔还可以接点业务赚点钱。”对于现在的学习状态,童雨晴很满意。
一身校服的她是小小程序员,穿上礼服的她,又是一名外表靓丽的主持人,因为性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强,童雨晴成了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大大小小的运动会、比赛她都能大方地站在台上主持。
在童雨晴身上,记者不仅看到了职业教育给人带来的发展前途,也感受到职校学生对知识技术的渴望,他们的梦想也正从这里启航……
“职业教育面临的难点和痛点在于社会的普遍偏见,而学校正努力宣传,打消社会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让学生明白读职校学技术同样大有可为,对社会发展更加大有作为。”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张丽表示。
今年,学校的升学率达90%以上,382名学生报名,录取了350名。此外,2020年毕业生744人,其中升入高职院校299人,直接就业422人,就业率97%,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升学率最高,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比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