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惠民礼葬”每年为民节省支出2亿多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05
内容摘要:5月25日,惠民礼葬改革专家研讨会在山东省沂水县召开。与会专家和学者认为,沂水县全面推行以惠民礼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大力推

5月25日,“惠民礼葬”改革专家研讨会在山东省沂水县召开。与会专家和学者认为,沂水县全面推行以“惠民礼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大力推进殡葬移风易俗,真正解决了群众殡葬领域的操心事和烦心事,密切了新时代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全社会支持殡葬改革的共识,保障和实现了“逝有所安”,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

乡土社会是传统风俗的保留地,其中不乏民间文化的精髓,但也掺杂有陈规陋习。在一些偏远乡村,因白事返贫的现象还偶有发生。然而,在沂水县,随着2017年“惠民礼葬”政策的推出,这一陋俗便悄然消失。

沂水县委书记薛峰介绍,殡葬改革4年来,沂水县彻底解决了殡葬难、殡葬贵、死不起的问题,让每一名逝者保持了最后的体面和尊严。2017年5月份,沂水县在全国率先实行包括公益性公墓在内的“身后事”全免费政策,按照规定,涉及遗体的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公益性公墓墓穴和墓碑使用费、碑文刻制费全部免除。整县制推行以“播放哀乐、宣读逝者生平、鞠躬告别”为主要内容的“追思会”,群众丧礼政府办,既简约又不失仪式感,彻底取代了旧葬习俗。

为了让这一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沂水县还将县殡仪馆由自收自支单位改制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建设统一设计的公益性公墓,在县、乡镇设立公墓管理机构,每处公墓设专职管理员,确保免费安葬和维护管理。2020年4月,沂水县还正式出台了《沂水县文明殡葬规程》,从制度化层面,将沂水殡葬改革推上长效化轨道。截至目前,全县已有35202户逝者家庭享受到“殡葬全免费”政策,新去世人员进公墓安葬率100%,累计节约社会殡葬支出8.8亿元、土地1000多亩、木材3万多立方米。

沂水县殡葬改革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主要在于算好“六笔账”。一是经济账,沂水每年去世8000人左右,过去每家办一场丧事花费在2.5万元左右,统算下来,全县每年要花2亿多元,政府实行全免费,财政只需要投入2000万元即可。二是土地账,过去散埋乱葬,每年大约需要300-400亩地,进入公墓安葬,30亩地左右即可。三是资源账,过去打一口大棺材一般需1-1.5立方米木材,统一使用骨灰盒进行安葬,全县每年可节约木材1万立方米左右。四是安全账,沂水山多林密,每年因为上坟引起的山林大火不少,一到集中上坟期,火灾隐患不容小觑,实行公墓集中安葬,就杜绝了消防隐患。五是环保账,过去每逢上坟时节,空气中烟雾缭绕。而在政府建设的公益性公墓里,设有集中焚烧区,很好地避免了烟雾扩散和过度焚烧。六是祭祀账,统一修建的公墓标准高、配套全,有专人看管,方便后人祭祀。

在殡葬改革过程中,沂水县坚持“三为主”“三不准”“三严禁”的原则,即以正面工作为主、宣传引导为主、优质服务为主,不准一刀切、不准强制、不准搞平坟运动,严禁乡镇和村向外租售土地用作墓地,严禁在基本农田修坟建墓,严禁制作、销售、使用大棺材。同时,积极发挥村红白理事会在移风易俗方面作用,对全县1040个村的红白理事会全部进行了重新组建,建立章程、加强培训、规范行为,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稳妥推进改革。

山东社会科学院省情与社会发展院院长、研究员侯小伏认为,沂水的“惠民礼葬”是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七个所”解决了“生老病”的问题,而沂水殡葬改革解决了“死”的问题,形成了人生完整的闭环,补齐为人生最后一程服务的短板,从而进一步补齐了基本民生服务的短板。

与会专家还认为,目前国内有多个省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在老龄化社会下,每年有大量的老年人去世,殡葬的现实压力比以前要高得多;在“乡弱村空”的现实下,殡葬给生者带来的精神压力也比以前要高得多。这个时候政府站出来,改革风俗,简化办事流程,实际上也是对生者的一个解脱,也打破了礼俗对人们的束缚,有助于重塑文明乡风。从这个角度来看,沂水县的殡葬风俗改革有它的群众基础。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惠民礼葬”每年为民节省支出2亿多元”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603/8087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