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测算,每年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产后环节的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其中储藏是损失比较集中的一个环节。 为了守护好大国粮仓,各地国有粮食储备库强化科技创新。
走进四川成都龙泉驿这个粮食储备库库区,一排排形似巨大集装箱的白色平房仓映入眼帘,这些“大块头”便是存粮的粮仓。入夏的四川盆地气温30多度,粮食的质量和品质是否会因为高温受到影响?
粮库负责人 周丕炯:现在我们采用的是低温储粮技术,因为低温抵制了粮食的呼吸。
低温绿色储粮就等同于把粮食放进一个低温、恒温的冰箱,保持在15到18度。除了控制温度、水分,防控病虫害也是一件难事。记者在粮库看到了虫害监测表。
粮库负责人 周丕炯:从这张曲线表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在低温状态下,各种害虫都受到明显抑制。
这要归功于智能气调储粮技术的作用,粮库科技管理系统根据监测情况,会使用一定浓度的氮气输入粮堆,让害虫、微生物缺氧死亡,从而达到杀虫、抑霉、绿色保质储藏的目的。
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 张丽萍:风冷、水冷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开展仓房气密性精准控温、生态防虫等技术的攻关,绿色低温储粮体系已经逐步成型。
截至目前,四川省级财政已经投入专项补助资金15亿元,在全省建设绿色低温粮库265个、仓容641万吨,确保政策性粮库低温储粮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