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河南新密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1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893
内容摘要:日前,两家国家级古建研究所专家来到河南省新密市的老县城,为当地把脉会诊、绘制蓝图。据悉,斥巨资打造的新密古城即将揭开神秘

日前,两家国家级古建研究所专家来到河南省新密市的老县城,为当地把脉会诊、绘制蓝图。据悉,斥巨资打造的新密古城即将揭开神秘面纱,为新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以来,新密市立足于郑州“西美”的功能与身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布局文化产业。为形成全方位合力,该市修订完善文旅产业规划,出台20多项优惠举措,实现了“市乡村三级齐抓共管,职能委局贴心服务”的新局面。

搭建旅游链条,激活文物是关键。新密市高度重视文物挖掘,摸索出了主动宣传、科学保护、合理改造的开发方针。在尖山,始祖伏羲传说众多,文化资源丰厚。尖山管委抓住这一契机,招商引资4亿元,建设大伏羲山文化园。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兰草湾景区、三泉小镇、二郎索道、悬崖摩天轮及古城堡等项目已与游客见面。

大隗镇窑沟是宋代官窑密窑的一个重要代表,所产瓷器形制高雅,外观俏美,但其工艺至当代已大部失传。河南窑沟窑文化公司投资近10亿元,组建专家团队,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规划建设了窑瓷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据了解,该园集古瓷文化展示、博物场馆、文创中心和体验学习于一体,将成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基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诗经》名句出自新密溱洧两河,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心中永恒的经典。在今天的溱水河畔,河南水投文化集团全面打造溱水文化湿地公园,绿城集团公司设计建设溱水诗经小镇。毗邻“关雎台”和双“蝶湖”,仿古街已正式开放。

一座密县古衙,半部封建历史。为了让目前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最大限度地重现原貌,新密市今年以来投入2000余万元,对密县县衙进行安防和消防建设。以古县衙为核心,该市修复十大古体建筑,布设水电管网,恢复古式民居,寻回这座中原古城的原本姿态。

在激活文物的同时,打造美丽乡村是新密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各乡镇依托自身地域优势,认真盘活可用资源,精准策划、加快实施,采取“旅游+模式”,打造文旅产业高地。今年,花海岳村、诗画超化、康养苟堂、银花米村等10座特色乡镇已经建成;中国优秀传统古村落范村、吕楼等多渠道筹资,维修古建筑,增设服务中心,成为当地古文化游的两个明星村。与此同时,四季常青的朱家庵村、山灵水秀的龙泉村等文旅乡村串珠成片,实现了从“一处美”向“全域美”的跃升。村村镇镇拓宽饮食、民宿、购物的服务范围,利用“云旅游”开展杏花节、槐花节、油菜花节等各类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提升了乡村游的体验品质。

据介绍,今年以来,新密全市乡村游客已达12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河南新密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511/8069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