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月25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新疆库车市阿拉哈格镇党委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让阿拉哈格镇的干部群众信心倍增,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阿拉哈格镇位于新疆库车市西南部,总人口4.56万,耕地面积11.5万亩。过去,因为人多地少、农业成本高、产业技术落后等原因,全镇25个村中曾有6个被列为深度贫困村。
在多年的脱贫攻坚中,阿拉哈格镇的产业发展已全面步入快车道。自2019年底脱贫以来,阿拉哈格镇持续以“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为着力点,深入推进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现代农业。目前,全镇养殖业、林果业和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发展势头强劲,显现出了独特优势。
促养殖实现产业持续增效
在脱贫攻坚中,阿拉哈格镇先后把比苏特村、墩吕克村打造成为实施养牛育肥工程的主阵地,形成了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的两个万头牛养殖基地。
养殖基地实行“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绿色养殖模式,发展绿色优质牛肉产业。在全镇5万亩高标准农田中种植的大量绿色秸秆和饲草料,就近提供给养殖基地。
比苏特村养牛基地建成于2020年7月。记者在基地看到,西蒙塔尔牛正在悠闲地吃草。集中管理后,在镇兽医站常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日常管理变得更加科学,优良品种得到推广,疫病防治水平提升,母牛受孕率也大幅提高。到今年,阿拉哈格镇已成立7家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存栏牛2.8万头。
优质的饲草料和科学的管理,使全镇牛的日均增长可以保持在1.8公斤左右,母牛大多数可以1年生产1胎。2月龄西蒙塔尔牛犊在市面上就可以卖2万元。基地肉牛量大质优,对附近酒店、食堂以及牛肉批发商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为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阿拉哈格镇引进了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在比苏特村,来自养牛基地的牛粪全部成排堆积在专门开辟的有机肥沤肥场内。在杀灭草籽、去除重金属、添加益生菌进行发酵后,即可在蔬菜和林果等有机作物田地中使用。一次性可有机化处理牛粪300吨。今年,全镇可生产有机肥1.5万吨,为当地及周边乡镇的林果、有机蔬菜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林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在脱贫攻坚中,阿拉哈格镇强力推进林果产业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的模式,描绘了走发展特色优质林果的路线图。
借助政策和资金倾斜的有利时机,全镇已建成以红枣、香梨、杏、核桃为主的6.2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在保林果促增收的同时,阿拉哈格镇全面落实“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4项关键技术,5年内使技术迅速辐射所有挂果园,防雹网、杀虫灯、果树枝粉碎还田等绿色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普遍应用。
形成了以博孜村、墩吕克村、铁热克艾日克村为重点的香梨、杏基地,以铁提尔其村、排孜巴格村、喀拉尕奇艾日克村、乔喀博斯坦村为主的红枣、核桃基地。经过经心培育,墩吕克村的香梨已销往全国各地。随着林果品质的不断提高和品牌效应持续增强,预计今年林果业带给全镇果农的增收额还能进一步提高。
兴菜篮降低生活成本
在阿拉哈格镇吐格曼拜什村的一座蔬菜大棚里,西红柿藤上挂满果实。西红柿行间套种的甘蓝也个个长势喜人。种植户吾休·阿尤甫告诉记者,去年承包大棚以来,他种的油白菜已于今年1月上市,总共卖了5000元。大棚中,每年可产西红柿3茬,加上套种作物,1年的毛收入可以达到30万元以上。蔬菜在育苗、栽苗、搭架、采摘、分拣等过程中,都需要雇工。附近的许多村民都因此获得了就业机会。
在当地,过去会种植蔬菜的农民很少。2020年,阿拉哈格镇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吐格曼拜什村、希望村等5个村建成连片绿色蔬菜产业带。目前,已建立蔬菜大棚200余座。通过产业带带动,其他20个村蔬菜种植工作也得到快速发展,全镇绿色蔬菜面积达到1500亩。
与此同时,阿拉哈格镇以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为主线,大力推行冬季蔬菜储备菜窖建设行动。根据各村蔬菜种植具体情况,修建了大菜窖18座、小菜窖5000座。到今年,反季节蔬菜储备可达1.2万吨,有效解决了当地冬季“吃菜难、吃菜贵”等问题。